这首挽诗《挽竹坡翁为都御史汪浩父》是明代诗人徐贯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的追忆与缅怀,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敬意。
首联“竹坡人去几经年,见竹令人益怆然”以“竹坡”为引子,点明了逝者的居所或墓地,同时通过“人去”二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引发读者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见竹令人益怆然”则直接表达了见到竹子时的悲伤情绪,竹子在诗中象征着逝者,其生长的环境与逝者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见到竹子便能触动人心,引发对逝者的深深哀悼。
颔联“龙盖已閒登岭屐,荷田犹泊泛湖船”运用了两个生动的场景来描绘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其中,“龙盖已閒”可能是指逝者曾经拥有过的尊贵地位或荣誉,而“登岭屐”则是对逝者生前喜爱登山、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的描述;“荷田犹泊泛湖船”则展现了逝者生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以及对湖上泛舟的热爱。这两个场景的对比,既体现了逝者生前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
颈联“凤毛乍落秋风外,马鬣空馀夕照边”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这里使用了“凤毛”和“马鬣”两个比喻,前者可能象征逝者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后者则可能是对逝者墓地的描述,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存在。同时,“秋风外”和“夕照边”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充满深沉情感的氛围,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尾联“今日朝廷多雨露,恩光还拟贲重泉”表达了对逝者身后仍能得到朝廷恩泽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安息的希望。这一句中的“雨露”和“恩光”都是比喻性的词语,象征着朝廷的关怀与恩赐,表达了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认可和对其后世的祝福。
综上所述,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安息的美好愿望,是一首充满哀思与敬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