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

凌熇宴功臣,旌旗蔽轇轕。

一壶从杖藜,独视天壤阔。

风吹黄金花,南山在我闼。

萧条蓬门秋,稚子候明发。

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

高咏荆轲篇,飒然动毛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描绘了对古代贤士刘豫州和诸葛亮的仰慕,以及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向往。诗人通过“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表达了对智者诸葛亮的敬仰,而“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则借陶渊明的归隐之志抒发自己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接下来的诗句“凌熇宴功臣,旌旗蔽轇轕”描绘了一幅功成名就后的热闹场景,与诗人内心追求的宁静形成对比。“一壶从杖藜,独视天壤阔”则展现出诗人独自漫步,欣赏自然的孤独而自由的画面,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呼应。

“风吹黄金花,南山在我闼”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诗人的心境开阔,仿佛连南山都近在咫尺。“萧条蓬门秋,稚子候明发”描绘出一幅朴素而温馨的家庭画面,流露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眷恋。

最后,“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揭示了诗人的感慨,英雄人物虽有壮志,却难以完全摆脱现实的束缚。“高咏荆轲篇,飒然动毛发”以吟诵荆轲的故事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共鸣,以及对自由精神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收录诗词(459)

张以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黄观复见贻古意

世本良家子,环佩不下堂。

结发承光宠,被服兰茝香。

援琴操国风,古意何微茫。

君恩逾山岳,妾命良自伤。

高堂拜明月,为妾照衣裳。

衣上罗带长,三岁不改芳。

岂惭下体薄,所贵中怀臧。

愿言充扫除,矢心侍君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句容同林景和县尹子尚规登僧伽塔赋

嵯峨崇明塔,拔地一千丈。

我攀青云梯,倏到飞鸟上。

微风韵金铎,初日丽银榜。

维时十月交,叶脱天宇旷。

群山东南奔,平川叠波浪。

云间三茅峰,圜立俨相向。

碧瓦浮鳞鳞,兹邑亦云壮。

鸡鸣四关开,攘攘异得丧。

塔中宴坐仙,怜汝在尘坱。

古时登临人,今者亦何往。

俯观世蜉蝣,仰叹彼龙象。

乃知昆崙巅,可以小穹壤。

同游皆隽英,超遥寄心赏。

霜飙天际来,毛发飒森爽。

太白去千年,吾何独惆怅。

形式: 古风

题牧牛图(其一)

返照在高树,归牛度曾坡。

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牸反顾情何多。

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分题芜城烟雨送吴原哲教谕

芜城路,年去年来自烟雨。

冉冉春浓湿燕丝,濛濛晓暗迷莺树。

鲍照愁绝未归来,为画当时断肠赋。

登高怅望正思君,帆影微茫又东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