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严州道中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峰高水冽可栖迟”,以“峰高”和“水冽”展现出了严州山水的雄伟与清冷之美,暗示了诗人在此地可以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接着,“石隐千秋擅胜时”一句,通过“石隐”与“千秋”这两个词,不仅描绘了岩石在时间长河中的静默与永恒,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长久欣赏与赞叹。
“今日舟回常在耳”这一句,将视线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体验。诗人仿佛听见了归舟的回声,这声音在耳边久久回荡,既是对过去旅程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再次踏上此地的期待。最后,“晚山一路画眉啼”以生动的意象收尾,晚霞映照下的群山仿佛成了画眉鸟的舞台,它们的啼鸣为这幅画卷添上了生命的活力与诗意的韵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严州道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