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兴二十首(其十五)

石楼含晓色,茅屋静春晖。

野水中间落,云山西面围。

长歌樵担起,短笛钓船归。

景物随时至,诗成思欲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石楼沐浴着清晨的色彩,茅草屋在春光中静谧无声。
野外的水面点缀着落花,云山环绕在西边的天际。
悠长的歌声伴随樵夫挑担,简短的笛声引导着钓鱼人归航。
景色随季节变换,诗兴盎然,思绪仿佛要飞翔。

注释

石楼:指建在石头上的楼阁。
晓色:清晨的色彩,指日出时的光线。
茅屋:用茅草建造的小屋。
静春晖:宁静的春日阳光。
野水:野外的溪流或湖水。
落:落下,这里指花瓣飘落。
云山:带有云雾的山峰。
西面围:环绕在西方。
长歌:悠长的歌曲。
樵担:打柴人的担子。
短笛:简短的笛声。
钓船:用来钓鱼的小船。
景物:周围的自然景象。
随时至: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诗成:诗作完成。
思欲飞:思绪如鸟儿般自由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中早晨景象。"石楼含晓色"写出了晨曦微露,石楼沐浴在淡淡的晨光之中,透露出清新之意。"茅屋静春晖"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暖阳光洒在简朴的茅屋上,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野水中间落"描绘的是清澈的山间溪流,流水潺潺,仿佛时间在这一刻悄然流淌。"云山西面围"则展现了山势环绕,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开阔的视觉感受。

"长歌樵担起"和"短笛钓船归"通过农夫扛着柴火和渔人悠然垂钓的画面,展现出山居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以及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最后两句"景物随时至,诗成思欲飞"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深深感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得诗情如飞翔般跃然纸上。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王冕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诗才横溢。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杂兴二十首(其十六)

贫居得幽僻,世事不相关。

诗思多因雨,閒情独爱山。

落花随水去,孤鹤望人还。

最喜神清健,年来酒量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山中杂兴二十首(其十七)

家贫便食淡,年老觉身臞。

细字凭儿看,清樽待客沽。

惜春嫌谢豹,顾兔忆韩卢。

怅望青山曲,点头愧野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山中杂兴二十首(其十八)

卜宅近山阿,柴门障薜萝。

风清闻鹤唳,日暖听樵歌。

密树悬青岛,平田浸白波。

树船乘暮景,来往急如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山中杂兴二十首(其十九)

草径如蛇绾,茅庐比斗宽。

溪声归夜响,山气入春寒。

且自师伊尹,毋劳说谢安。

有时閒纵步,长啸白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