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花纷飞的江南江北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哀愁与怀念之情。"江南江北雪漫漫"一句直接描绘出广阔地域内弥漫的雪景,给人以辽阔和深远之感。接着“遥知易水寒”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传达了诗人对过去事物的了解和感受,易水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悲剧或是激昂的情怀。
"同云深处望三关"中,诗人以高远的视角眺望遥远的三关,表明了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孤独的心境。"断肠山又山"则用来形容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如同连绵不断的山峦一般,难以平复。
"天可老,海能翻"一句包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感慨,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消除此恨难"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执念与不舍,这份感情之复杂,犹如天地间难以磨灭。
最后两句“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以及期待团聚的心情。"鸾辂"在这里象征着官员的车马,诗人渴望早日得到归期的消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乡愁。
不详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竹孤青,梅酽白。更着使君清绝。梅似竹,竹如君。
须知德有邻。月同高,风同调。月底风前一笑。
翻碎影,度微香。与人风味长。
鹊桥边,牛渚上。翠节红旌相向。承玉露,御金风。
年年岁岁同。懒飞梭,停弄杼。遥想彩云深处。
人咫尺,事关山。无聊独倚栏。
小窗前,疏影下。鸾镜弄妆初罢。梅似雪,雪如人。
都无一点尘。暮江寒,人响绝。更着朦胧微月。
山似玉,玉如君。相看一笑温。
霜须七十期同老,云水之乡。总挂冠裳。
闲里光阴一倍长。况逢菊靥篱边笑,风露中香。
报答秋光。自有仙人九酝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