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岩禅师赞

和气蔼丛芝,触著变荆棘。

笑把凌霄峰信脚踏翻,直得新昌石佛额头汗出。

慈云峰顶,机用纵横。凌空驾虚,从其建立。

高崙苍苍,东湖羃羃。

僧繇妙笔亦难传,丝毫不动成狼藉。咦。

形式:

翻译

温和的气息充满丛生的灵芝,任何接触都会变成荆棘。
笑着随意踏上凌霄峰,连石佛额头上都沁出了汗珠。
在慈云峰之巅,智慧如网纵横。凌空而行,一切随心所欲。
高崙山苍茫,东湖烟雾缭绕。
即使是僧繇的神妙画笔也难以描绘,笔下丝毫移动都会变得杂乱无章。啊。

注释

和气蔼:温和的气息。
丛芝:丛生的灵芝。
触著:接触。
变荆棘:变成荆棘。
笑把:笑着随意。
凌霄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信脚踏翻:随意踩踏。
石佛额头汗出:石佛额头上出汗。
慈云峰顶:慈云峰的顶端。
机用纵横:智慧如网般纵横交错。
凌空驾虚:凌空飞行。
建立:随心所欲地建立。
高崙苍苍:高崙山苍茫。
东湖羃羃:东湖烟雾弥漫。
僧繇妙笔:僧繇的神妙画笔。
丝毫不动:丝毫没有移动。
成狼藉:变得杂乱无章。
咦:感叹词,表示惊讶或赞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大观所作的《芝岩禅师赞》,通过对芝岩禅师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师的超凡脱俗和禅意风采。"和气蔼丛芝"象征禅师的慈悲与智慧如同祥瑞之气,而"触著变荆棘"则暗示他的教化之力能改变人心。"笑把凌霄峰信脚踏翻"描绘了禅师轻松自在地超越世俗,"直得新昌石佛额头汗出"则夸张地形容他的佛法深奥,连石佛都为之动容。

"慈云峰顶,机用纵横"进一步强调禅师的智慧如云般广大无边,"凌空驾虚,从其建立"则赞美他如仙人般自由自在,不拘于尘世。"高崙苍苍,东湖羃羃"以自然景色烘托禅师的超然境界,"僧繇妙笔亦难传"借用画家僧繇的神笔难以描绘禅师的内在精神,"丝毫不动成狼藉"则以静制动,表达禅师内心的平静与禅定。

最后的"咦"字,可能是诗人对禅师的赞叹或不解,留下回味的空间,体现了禅意的深远和难以言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芝岩禅师的高深禅境和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26)

释大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山泳长老请赞

絷空云蒂,补太虚缝。

虽在穷相手头,却要因人发用。

等閒撞著个冤家,活脱临时看拈弄。

形式:

达磨赞

一花移自西,五叶香灿烂。

嗅蕊与寻芳,纷如蜂蝶乱。地阔天宽,难图滋蔓。

形式: 古风

过水布袋赞

深则厉,浅则揭。七十二汀,无风浪起。

形式:

寿平章秋壑师相

稽首毗卢法身主,三身一体圆满觉。

曼殊室利大智海,普贤清净行愿门。

大慈悲父观世音,信住行向地等妙。

五十三位善知识,权实拥护天龙神。

慈威加被俨在上,鉴兹赞祝日行空。

癸酉仲秋之八日,定光金地产异人。

自威音前秉正因,向灵山上受记莂。

优钵孕奇时一现,昴宿腾精瑞两间。

千灵嘉会当其时,君臣道合若符节。

升平规模愈持重,呼吸变故常镇浮。

身徇国难入重险,手扶日毂升中天。

远夷缩缩惮威略,生民熙熙安衽席。

嗣皇矜式尊为师,万汇仰戴恃为命。

佛法流行明盛世,持世护法端有凭。

二千年后视今日,二千年前等无异。

如来慧命期永续,众生正信当不断。

整顿乾坤大力量,安乐黎庶大福德。

我此伽蓝鄮岭东,释尊舍利所镇临。

即兹吉祥殊胜地,衮绣光仪立寿祠。

穰穰缁侣方俨集,钟鼓梵呗何所祝。

万象舌头悉称寿,宝塔显为舒瑞光。

昔阿育王造佛塔,其数满八万四千。

一塔该八万四千,八万四千同一塔。

八万四千妙吉祥,八万四千妙殊胜。

愿均吉祥与殊胜,散作寿域无边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