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东海中的珊瑚之美,以及其非凡的价值与命运。诗人将珊瑚置于龙伯宫的蓬莱石上,与丹霞和晴虹相映成趣,赋予珊瑚以神秘而壮丽的背景。通过“铁网求之无底谷”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珊瑚的珍贵与难以获取,最终被珍藏于“黄金屋”,象征其价值被世人所识。然而,诗中也暗含讽刺,提到“石家富儿不识珍”,暗示某些人虽富有却不懂得欣赏珊瑚的真正价值,将其轻易击碎,如同尘土。最后,诗人以“阆苑蟠桃树”为对比,赞美了那些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如蟠桃树一般,一花一实皆能长存千年,远胜过珊瑚的短暂命运。整首诗通过珊瑚这一意象,探讨了美与价值、珍惜与浪费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