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整队及书生,忆六月青沙,臣命轻于挥汗日;
论功分战将,愧一支翠羽,天恩重到举头时。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官员与士兵不同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朝廷恩典的复杂情感。
“整队及书生,忆六月青沙”,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整队的官员与书生(通常指读书人)置于六月炎热的战场情景中,暗示官员们在享受权力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基层士兵的艰苦与牺牲。
“臣命轻于挥汗日”,进一步强调了官员们所承担的责任与士兵们在酷热下挥汗如雨的艰辛相比,显得轻而易举,突出了官员们与士兵们待遇和付出的巨大差异。
“论功分战将,愧一支翠羽,天恩重到举头时”,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战将的评价与朝廷恩典的反思。通过“论功”与“愧”字,表达了对战将功绩的认可与个人的谦逊自省。特别是“愧一支翠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将因功勋卓著而获得的象征荣誉(翠羽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身份或功绩的标志),同时“愧”字则流露出对自身地位与战将功绩之间差距的自责与反省。最后一句“天恩重到举头时”,则表达了在得到朝廷恩赐时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地位与恩赐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敏感洞察,以及对权力与责任、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不详
除去祖龙苛,闿泽万家歌武始;
评量功狗当,高名一代属文终。
曾谒荡阴祠,读壁上残诗,惊雨惊风,雪尽犹余鸿爪在;
重登兰岭阁,望峰头夕照,好山好水,月明应有马蹄归。
圜舍亦流荒,浩气常存,看此日祠旁大树;
云司今避席,爰书谁定,问当年座上诸公。
落月听啼乌,香草吟成,应有芳魂依故里;
夕阳来立马,残碑读罢,愧无妙句儗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