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分咏京师词人第宅。得纳兰容若渌水亭,在玉泉山下

莲凋渚晚。问缑岭堕音,吹笙人远。

豹尾退閒,蜗角幽栖依琼苑。重光词笔同凄怨。

恁抱膝、繁华轻遣。倚阑曾是,梨花落后,望春深浅。

一片。璇流漱碧,绕鸳甃、似带烟萝空眷。

花底著书,席上题襟多英彦。乌衣三度朱门换。

祗谢墅、巢痕寻燕。邈然裙屐承平,梦华恨断。

形式:

鉴赏

此诗《绛都春》由夏孙桐于清末近现代初所作,描绘了纳兰容若的渌水亭在玉泉山下的景象与氛围。开篇以“莲凋渚晚”起兴,引出对纳兰容若生活之地的追忆。接着,“问缑岭堕音,吹笙人远”,借缑岭之音和吹笙之人远去的意象,表达了对纳兰容若离世的哀思。

“豹尾退闲,蜗角幽栖依琼苑”两句,以“豹尾”象征纳兰容若的文采风流,“蜗角”比喻其隐居生活,而“琼苑”则暗示其居住环境的高雅。接下来,“重光词笔同凄怨”一句,点明纳兰容若的词作充满了哀愁与悲凉之情。

“抱膝、繁华轻遣”描绘了纳兰容若面对繁华落尽时的孤独与无奈。“倚阑曾是,梨花落后,望春深浅”则通过梨花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一片。璇流漱碧,绕鸳甃、似带烟萝空眷”中,“璇流”、“碧”、“鸳甃”、“烟萝”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对纳兰容若及其作品的深切怀念。

“花底著书,席上题襟多英彦”两句,赞美纳兰容若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还结交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朋友。“乌衣三度朱门换”则以历史上的乌衣巷为典故,暗示纳兰容若的府邸经历了多次更迭,但其文学影响力依然不减。

最后,“祗谢墅、巢痕寻燕”表达了对纳兰容若故居的怀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寻。“邈然裙屐承平,梦华恨断”则以“裙屐”形容当时文人聚会的盛况,而“承平”、“梦华”则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纳兰容若早逝的遗憾与痛惜。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夏孙桐对纳兰容若及其文学成就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何所归

笭箵下后湾,彴略下前浦。游鳞栖身更何所。

形式: 古风

柳叶词

嫩叶吹风不自持,浅黄微绿映清池。

玉人未识分离恨,折向堂前学画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越鱼吟

越鱼生水中,专食水上禽。

禽又安知鱼,鱼自生机心。

越鱼早来人钓得,人却放之反不食。

形式: 古风

惜余春慢.崇效寺楸花

怖鸽庭荒,栖鸾枝老,古色郁葱如许。

团团缀玉,点点攒星,淡入粉云青雾。

为问花时钿车,红紫丛中,幽芳谁顾。

正斜阳深掩,绿阴人静,晚帘香度。

还念读画呼僧,题襟招客,尘外每移尊俎。

浮生白社,阅世苍官,惆怅庾郎重赋。

争奈春如梦痕,堆径繁英,东风催暮。

叹销沈、几辈词流,陈迹对花追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