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写怀

蒹葭杜若满汀洲,吟对西风独倚楼。

远雁不将天外信,清砧偏动晚来愁。

沈郎瘦减非缘病,宋玉愁多岂为秋。

往日少年俱已贵,此身何日谢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暮秋写怀》由明代诗人许章所作,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首联“蒹葭杜若满汀洲,吟对西风独倚楼”,以“蒹葭”与“杜若”两种植物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凄美,诗人独自面对西风,倚靠高楼,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这里的“汀洲”指的是水边的陆地,与“西风”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浓厚。

颔联“远雁不将天外信,清砧偏动晚来愁”,通过“远雁”的形象,暗示了远方的信息无法传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清砧”(捣衣声)在傍晚时分响起,更添了几分愁绪,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颈联“沈郎瘦减非缘病,宋玉愁多岂为秋”,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沈郎”指南朝诗人沈约,因体弱多病而瘦削;“宋玉”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以善写悲情著称。这两句诗借用了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并非因为疾病而消瘦,也并非单纯因为季节的更替而愁苦,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所致。

尾联“往日少年俱已贵,此身何日谢沙鸥”,诗人回顾往昔,昔日的少年如今都已功成名就,而自己却仍在漂泊,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以“谢沙鸥”自比,希望有一天能像沙鸥一样自由自在,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暮秋写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

许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溪别意送浦玉还金陵

溪上晴烟拂柳条,溪边游子促征桡。

平芜渺渺沧波阔,野树依依别路遥。

三月莺花归上国,一篷烟两过枫桥。

何时重踏金陵道,携手东风话六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墨竹

零乱金错刀,参差凤凰尾。

翠影落湘潭,秋风吹不起。

形式: 五言绝句

次酬沈元节舟中有怀

咫尺青云是画图,肯将书剑老江湖。

经旬不见匏居子,笔砚荒来一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赠郑山人

芒鞋踏遍浙西东,归卧灵山第几重。

满耳尘喧消不尽,閒来林下听松风。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