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士从来占水涯,大都有志在鱼虾。
妙于司马家儿世,春水能寻一洞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的隐士,他独居水边,志趣超然,专注于渔猎生活。诗人提及"妙于司马家儿世",暗示这位高士可能有着司马家族的才情,又借春水中的洞花,象征着隐逸与自然的和谐。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桃源图的意象,赞美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体现了清代末年至近代初赵熙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不详
海外孤臣不赐环,梦中平地换周班。
从兹蜗角生兵气,竞附龙鳞化野蛮。
今日故人悲杞国,伤心乐府念家山。
知公夜枕江声里,熟计铙歌入汉关。
白发城居久闭关,偶思县北点苍颜。
党人自是天生与,请看飞扬跋扈山。
石路田蛙吠稻中,疏林过雨夕阳红。
前村记向山坳转,一树榕阴坐社公。
太行山翠落清樽,秋老黄花冷蓟门。
梦断题糕还进酒,年来落叶算归根。
凭崖金像相知未,旧雨铜驼几个存。
落帽风流传韵事,稍怜嘉传附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