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莘老万卷堂

吴生祖父皆贤明,清选幽居殊世俗。

碧水晴岚灿户庭,白云宿雾封林麓。

好收书史贮新堂,岂羡珠玑誇润屋。

文字本为子孙藏,子孙能勤文字熟。

撑肠各有五千卷,插架更盈一万轴。

尺璧非宝竞寸阴,五经何多扪便腹。

简编不失镇时习,灯火稍亲兼夜读。

敏厥修兮就有功,学而优则期干禄。

况宜养志无辞劳,又欲分金赒不足。

责报吾闻如执券,盍为高门待华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姓家族的贤明传统以及吴莘老所建的万卷堂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吴家的书香门第之气,以及吴莘老对书籍的珍爱与对子孙教育的重视。

首句“吴生祖父皆贤明”,开篇即点出吴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强调了家族的智慧与品德。接着,“清选幽居殊世俗”描绘了吴家远离尘嚣,环境清幽,与世俗相异的独特风貌。碧水、晴岚、白云、宿雾等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也寓意着吴家的高洁与超脱。

“好收书史贮新堂”一句,直接点明了万卷堂作为藏书之所的功能,表达了吴莘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传承。接下来,“岂羡珠玑夸润屋”一句,以珠玑比喻财富,与前文的书籍形成对比,突出了吴莘老对精神财富的看重,而非物质的追求。

“文字本为子孙藏,子孙能勤文字熟”强调了书籍对于子孙的重要性,以及勤奋学习的必要性。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撑肠各有五千卷,插架更盈一万轴”等夸张的描述,形象地展示了万卷堂藏书之丰富,体现了吴莘老对子孙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的热爱。

“尺璧非宝竞寸阴,五经何多扪便腹”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强调时间的宝贵和知识的积累,进一步凸显了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简编不失镇时习,灯火稍亲兼夜读”描绘了吴莘老及其子孙勤奋学习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问的执着。

最后,“敏厥修兮就有功,学而优则期干禄”表达了通过勤奋学习可以取得成就,甚至获得官职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入世观念。同时,“况宜养志无辞劳,又欲分金赒不足”则强调了在追求学问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修养和帮助他人的道德责任。“责报吾闻如执券,盍为高门待华毂”则以古代契约的比喻,表达了对回报社会和家庭的期待,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莘老及其家族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对知识的热爱、对子孙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1)

王术(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清宫

唐家帝业艰难致,终笑明皇学始皇。

不戒前车成后辙,华清宫殿胜阿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温泉

赐浴华清宠幸殊,温泉水滑洗凝酥。

至今西蜀逢冬月,尚画杨妃出浴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乾陵二首(其一)

冬苑花开瑞气殊,唐朝周号漫窥图。

聪明终悟梁公谏,宗庙明禋不祔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乾陵二首(其二)

处分昭陵牢固帖,宣和秘阁至今藏。

外人岂计图家事,还笏空悲褚遂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