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遇雪

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

沙草缘堤没,杨花拂水多。

惊鸥不知远,候雁几闻过。

欲问耶溪转,今朝奈兴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清晨的微风吹过广阔的湖泽,春雪飘落在漫长的河流上。
湖边的沙滩和草丛淹没在积雪中,柳絮随水流飘荡频繁。
惊飞的鸥鸟不知离家有多远,候鸟几次飞过是否察觉。
想询问耶溪的流向,今日的心情又该怎样呢?

注释

晓风:清晨的微风。
鸣:吹过。
大泽:广阔的湖泽。
春雪:春日的雪花。
下:飘落。
长河:漫长的河流。
沙草:沙滩和草丛。
缘堤:沿着河堤。
没:淹没。
杨花:柳絮。
惊鸥:惊飞的鸥鸟。
知:知道。
远:离家的距离。
候雁:候鸟。
几闻过:几次飞过。
耶溪:耶溪(地名)。
转:转向。
今朝:今日。
奈兴何:心情如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舟中遇雪》,描绘了清晨时分舟行所见的雪景。"晓风鸣大泽",以风声和水面的广阔泽地相映衬,展现出早晨的宁静与寒冷。"春雪下长河",点明了季节为春天,但雪花飘落于河流之上,形成独特的冬日景象。

"沙草缘堤没",写出了雪后沙草被淹没的情景,暗示河水上涨或积雪之深。"杨花拂水多",杨柳的飞絮与雪花交织,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惊鸥不知远",描绘了鸥鸟因雪而惊飞,不知去向,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未知的感慨。

"候雁几闻过",通过候雁的迁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欲问耶溪转,今朝奈兴何",诗人想要询问耶溪的方向,却因眼前景色和心境而难以决断,表达了诗人此刻的迷茫与复杂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雪中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

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

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

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行次颍州闻张甥宗亮不捷乡荐以诗唁而迎之

风前汝阴道,雨冷江南书。

始叹与意异,何惭定鉴疏。

但能存楚玉,切莫道黔驴。

不负当时约,驰迎一乘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西湖对雪

独玩湖中雪,移舟水冻湾。

寒塘起孤雁,危树失前山。

著物偏能积,冲风不碍还。

无惭子猷兴,都尽剡溪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西湖观新出鹅儿道损持国曼叔请予赋之

春抱畏雷后,鷇开形已完。

嫩毛轻染檗,小掌未全丹。

见物初能啑,浮波尚怕寒。

山阴无道士,更长换应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