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野水渐我车,掀之出于淖。

夫岂避危涂,行险终违道。

万事有当然,祸福安足保。

君子守其辙,无论迟与早。

孔孟恒固穷,仪秦毋乃躁。

所得非所欲,宁以落魄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诗》,由明代诗人吕坤所作。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野水渐我车,掀之出于淖”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野水逐渐淹没了车子,车子被掀翻在泥泞之中。这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即使再艰难,也无法避免。

接着,“夫岂避危涂,行险终违道”表达了诗人对于面对困难的态度。他指出,人们并非害怕危险的道路,只是在行动时最终偏离了正确的道路。这里强调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正确方向的重要性。

“万事有当然,祸福安足保”则进一步阐述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而祸福难以预料,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君子守其辙,无论迟与早”表明了君子应坚守自己的道路,不论过程是快是慢,都应坚持下去。这里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和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孔孟恒固穷,仪秦毋乃躁”通过对比孔子、孟子和张仪、苏秦两位历史人物,指出孔孟之道在于坚守贫苦,而仪秦之道可能过于急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不同哲学思想的见解,以及对个人行为准则的思考。

最后,“所得非所欲,宁以落魄老”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即使得到的并非自己真正渴望的,也宁愿在贫困中度过余生,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而非物质财富。

综上所述,《杂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对比,探讨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选择、命运、道德与精神追求等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0)

吕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现在宁陵有篆盖于慎行的墓志铭

  • 字:叔简
  • 籍贯: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
  • 生卒年: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演乐天闺妇诗意

三岁戍辽阳,无日不长欷。

夜合花几开,刀头望来慰。

红绡带缓无,绿鬟低也未。

正咏白家诗,隔墙啼络纬。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行役

驱马上高山,山高欲近天。

及到山巅上,更有山在前。

高山岂有尽,客行良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拟古荅泽民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纨扇。

上有秋风词,读之泪如霰。

飒飒怀袖间,悠悠异乡县。

会面讵有期,凉燠代更变。

莫以新相知,弃捐故与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碧云寺

朝望山间云,暮就山间宿。

佛果何庄严,入门风肃肃。

古殿倚岩岫,磴道盘空曲。

山僧出相迎,班荆坐修竹。

峰头过新雨,石发净如沐。

泉声下石溜,历历飞寒玉。

对酒不知晚,星河低以属。

良游殊未竟,同醉待朝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