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朝雨诗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北风吹来了飞洒的雨点,一股萧杀之气从江面上迎面扑来。
风雨自远而近,台观都已淋在大雨之中。
雨渐渐转小,好似雾气弥漫,散漫的飘在空中仿佛尘埃。
清晨起来整衣而坐等待上朝,但宫门还没有开。
暂时避免耳目的烦扰,悠然自得地像是离开现实世界。
隐居时想要出仕一展抱负,临到做官时又怕仕途艰险。
出处进退不能两全其美,出仕或归隐,徘徊不定。
结果归隐的思想战胜出仕的念头,还是到山里去耕地吧。

注释

朔风:北风。
萧条:冷落。
百常观:本是汉代的台观名,这里代指眼前的一般的观。
九成台:古台名,这里也是借指一般的台。
空濛:雾气迷漫的样子。
平明:清晨。
振衣:抖衣,穿衣时抖掉尘垢。
重门:指宫门。
信:实在。
悠哉:欣然自得的样子。
戢翼:即敛翼不飞,比喻隐居。
骧首:马首上举,比喻出仕。
动息:即出处进退,做官和归隐。
遂:如意。
战胜:指隐居的思想战胜出仕的念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江上细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怀古思远的情感。朔风即边塞之风,带来了飞扬的细雨,这种景象常见于春季。"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中的"百常观"和"九成台"可能是指特定的地名,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广阔视野和高处的向往。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生动描绘了细雨如同薄雾般弥漫在空中,给人一种朦胧美感。"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则表达了诗人在清晨的宁静氛围中,没有外界干扰,可以安心地坐在家中。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显示出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情感体验,他不受外界打扰,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往昔的回忆和思索。"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中的"戢翼"可能是指船只,而"骧首"则意味着古代勇士,这里或许在用比喻手法表达对过去英雄事迹的向往。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表明诗人内心虽然有所追求和憧憬,但因为种种原因并未能完全实现。最后两句"方同战胜者,去剪北山莱"则可能是在用战争的成败来比喻诗人的某些生活选择或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流动和深层次的思想体验。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世祖武皇帝

浚哲维祖,长发其武。帝出自震,重光御宇。

七德攸宣,九畴咸叙。静难荆衡,凝威蠡浦。

昧旦丕承,夕惕刑政。化一车书,德馨粢盛。

昭星夜景,非云晓庆。衢室成阴,璧水如镜。

礼充玉帛,乐被匏弦。于铄在咏,陟配于天。

自宫徂兆,靡爱牲牷。我将我享,永祚丰年。

形式: 四言诗

白帝(其一)

帝说于兑。执矩固司藏。百川收潦。精景应金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白帝(其二)

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夜月如霜。金风方袅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筱]韵

白帝(其三)

商阴肃杀。万宝咸已遒。劳哉望岁。场功冀可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