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若寺上方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榔粟步溪光,随云到上方”,以榔粟为引子,踏着溪水的光芒,随着云雾飘渺,来到若寺的高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经秋禅客病,积雨石楼荒”两句,通过描述秋天禅客的病态和久雨后石楼的荒凉,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历史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古藓糜鹿迹,阴崖松桧香”描绘了一幅古木参天、苔藓覆盖、鹿迹斑驳的画面,以及阴冷崖壁上松树与桧树散发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平生豁所思,吟啸倚苍苍”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得到了心灵的解脱与释放,通过吟唱与长啸,与天地相依,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