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记得当时过邺城。后渠亭上漫题名。
万竿修竹绕檐楹。
一字不曾通政府,十年始得见先生。
玉堂相对有余情。
这首明代夏言的《浣溪沙·暮入詹事府访崔后渠学士二阕(其三)》描绘了诗人回忆在邺城时的经历。"记得当时过邺城"一句,诗人以回忆起昔日路过邺城为引子,唤起对往昔的怀念。"后渠亭上漫题名"则暗示了他在后渠亭的随意题字,流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万竿修竹绕檐楹"通过描绘修长的竹子环绕屋檐和厅柱,营造出清幽雅致的环境,可能象征着崔后渠学士的高洁品格或学府的书香气息。接下来的"一字不曾通政府,十年始得见先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崔学士的敬仰,他虽然仕途坎坷,但终于有机会见到这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历时十年。
最后的"玉堂相对有余情",玉堂通常指朝廷的官署,此处暗指与崔学士在官署中交谈,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崔学士的钦佩和他们之间难得的交往时刻。
不详
汉族。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玉署春坊树影重。御沟流水岸西东。
也须著个后渠翁。
风细层轩修竹里,雨凉深院绿槐中。
黄昏来访语匆匆。
莫厌西南道路长。丈夫膂力正方刚。
之官仍买过家航。
桂岭春烟笼橡槲,鹅溪秋水荫桄榔。
怜君青鬓坐黄堂。
宫漏沉沉夏日长。雨余殿阁昼生凉。
南风微送院荷香。
草阁抛书移白日,竹床欹枕听沧浪。
梦魂时复到江乡。
白石青沙海屿连。吴门秋月映娟娟。
美人家住太湖边。
潞渚波光涵日月,幔亭峰影度风烟。
豸袍画舫羡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