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尚书岭

岚光晓气雨氤氲,石磴千盘湿藓纹。

人步鸟声中半晌,路从树影里歧分。

荒园久废生春草,峭壁微凹补白云。

笑煞山灵迎送苦,朝朝车马自成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尚书岭的景象。首句"岚光晓气雨氤氲",通过"岚光"和"晓气"展现了山间晨雾缭绕的朦胧美,"雨氤氲"则暗示了前一天晚上的小雨使得环境湿润。接下来的"石磴千盘湿藓纹",细致描绘了山路湿滑,青苔斑驳,增添了山行的艰辛与自然的生动。

"人步鸟声中半晌",写出了行人在鸟鸣声中缓步而行,时间仿佛在山间静谧中悄然流逝。"路从树影里歧分",进一步描绘了山路曲折,树影婆娑,增加了路径的神秘感。

"荒园久废生春草",暗示了这片土地曾经的废弃,如今却因荒芜而生机盎然,春草丛生。"峭壁微凹补白云",则以峭壁上的白云填补了空间的空白,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云雾的飘渺。

最后两句"笑煞山灵迎送苦,朝朝车马自成群",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山灵日复一日迎接送往行人车辆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美景的向往和频繁的探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尚书岭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林朝崧对山水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马上作

生怕蓝舆束缚人,辄于马背著吟身。

山腰纵辔追归翼,溪畔停鞭数泳鳞。

芳草郊原行去缓,酒帘村店下来频。

据鞍顾盼忽狂叫,一首诗成脱口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海印寺二首(其一)

百尺朱崖远市廛,老僧筑室此安禅。

金钗塔影飘窗外,宝盖山光坠槛前。

白石嵌空成小洞,绿阴匝地荫春泉。

听经有约同良伴,又结莲宫半日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海印寺二首(其二)

借来佛阁饮仙?,宴罢凭栏醉眼醒。

隔岸众山朝紫帽,过门一水接沧溟。

日沈渔舍钟声起,波撼经楼海气腥。

归路无端逢法雨,洗人衫鬓两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重游清源山

脚根健不道行难,物外烟霞取次看。

虎乳泉清流石罅,羊肠路曲绕云端。

层崖潟瀑晴闻雨,古木摇风夏觉寒。

我与山灵缘非浅,四年三度此盘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