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人心道心三首(其一)》,在探讨人心与道心的关系时,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诗中强调了自古以来,对于内心修养的探讨和实践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但真正深入理解并付诸实践的人却寥寥无几。
“自从载籍流传后,此是论心第一条。” 这两句开篇点题,指出从古代文献开始流传至今,关于内心修养的讨论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这是理解人性与道德的第一步。
“剖析精明为训切,如何心学尚寥寥。” 后两句进一步阐述,认为要深刻理解并运用内心的智慧来指导行为,是非常关键的。然而,尽管如此,真正能够做到内心修养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人仍然很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内心修养重视不足的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实现内心与外在和谐统一的深切期待。它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普遍困境,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内心修养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