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其四)

露地全牛何湿湿,岂比汉阴负井汲。

拈出老胡向上机,便知挂一不成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缉]韵

翻译

露天的牛为何湿漉漉的,难道能与汉阴之地背井取水相比?
当拈出老胡的智慧之针,就能明白挂一钩只能吊起一个,不能成十个。

注释

露地:指户外、无遮蔽的地方。
全牛:比喻事物的整体或全部。
湿湿:形容湿透或湿润的样子。
汉阴:汉水北岸,这里借指偏远地区。
负井汲:背着水井去打水,形容艰难的工作。
老胡:可能指有智慧的老者,也可能暗指某种典故。
向上机:比喻高超的智慧或技艺。
挂一不成十:比喻做事只看眼前,忽视整体或全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中的第四首。诗中通过“露地全牛何湿湿”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某种场景或情境,可能是在说一头在露天环境下显得湿漉漉的牛,与汉阴负井汲水的典故形成对比。汉阴负井汲,指的是汉代隐士韩信在贫困时曾背井离乡,以负井水为生,这里暗含着艰苦卓绝之意。

接下来的“岂比汉阴负井汲”进一步强调了前者的不如,表达对钱大参和酬和诗的认可,认为对方的作品不逊于韩信当年的艰辛努力。诗人以“拈出老胡向上机”比喻钱大参的才思敏捷,如同老练的胡人(胡人常以智慧著称)操作复杂的织机,技艺高超。

最后两句“便知挂一不成十”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诗艺创作的理解,指出创作并非孤立的一事,而是整体关联,一个好主意或佳句不足以成就一篇完整的佳作,需要整体布局和丰富内容的支撑。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触,既赞美了钱大参的才情,也寓含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其三)

天一地二数至七,开天之天识量疾。

荡然独立放全身,莫问诸方悉不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质]韵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其二)

冰玉无尘彻骨清,世间荣禄一毫轻。

未论此际通三际,直向今生度此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其一)

瑞峰来现宰官身,清峙岩岩耸搢绅。

闻道石头时说偈,一堂惊动水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巢湖阻风题岸亭

病体萦仍未肯安,益嗟气血顿衰残。

更堪五日守风苦,殊觉一年行路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