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崆峒四绝(其二)仙人桥

绝涧初无路,通仙忽有桥。

偶携青竹杖,平步到云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奇妙的登山之旅,诗人赵秉文在金代游历崆峒山时,偶然间发现了一座连接人间与仙境的桥梁——“仙人桥”。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从绝涧到云霄的非凡旅程。

首句“绝涧初无路”,描绘了登山之初的艰难险阻,绝涧深邃,似乎没有可以通行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然而,随着旅程的深入,奇迹出现了,“通仙忽有桥”。这座神秘的仙人桥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让原本看似不可能的攀登成为可能。这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跨越,更象征着心灵的飞跃,从凡尘步入超脱之境。

接着,“偶携青竹杖,平步到云霄”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次旅行的不平凡。诗人手持青竹杖,轻盈地踏上了仙人桥,仿佛行走在云端之上,直达天际。这里的“平步”二字,既体现了动作的轻松自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由、超越世俗束缚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仙境之旅的壮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奇美,更蕴含了对精神境界探索的深刻思考。赵秉文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抒发了对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游崆峒四绝(其三)翠屏山

山作屏风样,其如空翠何。

不遮秋塞尽,空障夕阳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游崆峒四绝(其四)参云亭

鸟语山更静,松声风自寒。

不嫌云气湿,来此凭栏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春山诗意图

何年身入画图传,似是三生孟浩然。

诗句工夫驴背上,醉乡田地酒旗边。

一川芳草绿堪染,夹路杏花红欲然。

想见归来泥样醉,却如醮水柳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即事

支颐偶到野人家,总把深心付物华。

鸟毳馀情闲日月,花心深蠹半尘沙。

游丝逆上风中柳,乱沫分屯水际楂。

且共年光暂观化,直须美酒送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