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天宇三秋静,林皋众窍鸣。

萧骚翻竹韵,嘹呖动檐声。

带雁宵征急,迎蛩夕语轻。

或从蘋未起,渐听谷中盈。

寒杵遥空断,霜钟应候清。

因风想珂佩,耿耿揽衣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秋声》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先,开篇“天宇三秋静,林皋众窍鸣”以对比手法,展现了宁静的天空与林间万物的喧嚣,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的氛围。接着,“萧骚翻竹韵,嘹呖动檐声”进一步渲染了秋风过后的竹林与屋檐下鸟儿的鸣叫,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声响。

“带雁宵征急,迎蛩夕语轻”则通过大雁南飞与蟋蟀晚间低语的场景,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或从蘋未起,渐听谷中盈”则以水面的微波与山谷中的回响,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生动的秋日画卷之中。

“寒杵遥空断,霜钟应候清”描绘了远处捣衣声的断续与霜钟的清脆,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又增添了季节的冷冽感。最后,“因风想珂佩,耿耿揽衣情”则通过想象中风吹过时的金玉碰撞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触动,以及对衣物的精心整理,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

整体而言,《秋声》不仅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圣武布遐陬,肤功张仲优。

师中推长子,晋锡重康侯。

忆昨闽邦震,真成海若羞。

鹤轩终怯战,虎穴敢深求。

遂使邻为壑,谁知幄有筹。

戈宁韬箧止,病岂养痈瘳。

大创真长策,先声乃伐谋。

如霆施号令,木雨夙绸缪。

且欲安吾圉,何能效彼尤。

元戎搴大纛,猛将建朱斿。

直捣飞云窟,长驱靖海洲。

望洋欣筑观,誓众欲焚舟。

列炬龙衔烛,连营蜃接楼。

灌坛飞破块,斋斧耀纯钩。

飓起屏翳助,烟消鬼蜮愁。

饥蛟膏染锷,毒鳄骼填沟。

兽困皆崩角,鱼悬作缧囚。

亦知矜族类,庶可报虔刘。

舴艋乘宵遁,萑苻蔽野搜。

若为骄虿尾,即巳陨旄头。

饮至芙蓉幕,欢腾杖杜讴。

任公缗既举,谢傅奕徐收。

甫颂风方穆,铙歌秘可抽。

冲皇回赫怒,天语奖分猷。

贺凯开阊阖,陈俘对冕旒。

卿能纡□□,国且巩金瓯。

枢密将真拜,冰衔尚薄酬。

襄阳元凯镇,河内寇恂留。

客有维桑恋,曾怀楚木忧。

用兵存后法,载笔踵前修。

班掾多虚美,昌黎耻暗投。

磨厓吾有勒,端拟照千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周中丞怀鲁归江右

碧幢回驭日,衮绣系思年。

文武真为宪,讴吟尽可传。

棠阴垂四履,葵荩鉴重玄。

故节捐诚易,初衣遂始坚。

谗能工似锦,道本直如弦。

余亦冥冥者,分飞倍黯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题九如图为高观察四十寿

纲纪雄东表,文章有代兴。

江山增润色,日月共骞腾。

申甫神钟岳,蓬莱海阅陵。

郎潜犹始壮,公梦巳堪凭。

列柏群乌下,鸣冈瑞凤升。

出云俱四岳,为寿叶三朋。

弧矢揆初度,彤庭宠恰承。

穆如嗣作颂,不独九如称。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寿蒋八公庶常祖母八十有八

清浅阅蓬莱,名家燕喜开。

霜封三径后,云烂五花裁。

姆训传迁里,君恩陋筑台。

大慈飞凤羽,叠肖总珠胎。

贻厥文孙起,为光祖德培。

雕虫尔雅笔,绣虎石渠才。

不负含饴意,将乘戏綵回。

策先董子对,拜后鲁公陪。

汎柏千秋节,滋兰百亩恢。

潘舆星驾耳,刘报日悠哉。

宝俭车犹鹿,忘忧背叶鲐。

剑芒孤舄奕,婺綵切昭回。

冰雪真人骨,烟霞谌母杯。

翻然祝觞语,何以报琼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