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日暖甚夜风雨大作早微雪从子潗以酴醾来

眼明喜见早酴醾,窗外风号集霰时。

梅蕊已惭前腊破,芳心休用怨春迟。

纳凉除夜昨几似,见雪芭蕉今不疑。

若使洛人真得此,应须更诧百宜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眼睛明亮欣喜见到早开的酴醾,窗外寒风吹过,带来纷纷扬扬的霰粒。
梅花虽然已经败落,但比起去年冬天的早花,它已显得羞愧,不要再抱怨春天来得太迟。
昨晚还在纳凉度除夕,今日见到芭蕉上积雪,我已不再怀疑春天的到来。
如果洛阳的人们真的能体验到这样的景象,他们一定会惊讶于百宜枝的早春之美。

注释

酴醾: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有淡淡的香气。
霰:冬季降落的雪珠,形状如米粒。
腊破:指梅花在腊月盛开后凋谢。
春迟:形容春天来得晚。
纳凉:在凉爽处避暑。
芭蕉:热带植物,叶子宽大,常用于象征南方或热带风情。
洛人:指洛阳的人,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
百宜枝:可能是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以其早开而闻名。

鉴赏

这首宋代楼钥的诗《下元日暖甚夜风雨大作早微雪从子潗以酴醾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冬末春初景色。首句“眼明喜见早酴醾”,以喜悦的心情迎接早春的酴醾花开放,暗示了冬去春来的生机。次句“窗外风号集霰时”则写出窗外风雨交加,雪花纷飞的景象,显示出气候的变幻无常。

“梅蕊已惭前腊破”通过梅花的凋零,表达对冬天结束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早春的期待。“芳心休用怨春迟”劝慰花朵不必因春天来得晚而心生怨念,一切都在自然规律中。

“纳凉除夜昨几似,见雪芭蕉今不疑”回忆昨晚的清凉之夜,与今日见到微雪的场景形成对比,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两句“若使洛人真得此,应须更诧百宜枝”想象洛阳之人如果能亲身体验这种早春景象,一定会对酴醾的适时开放感到惊奇,表达了诗人对这早春之美的独特见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收录诗词(1243)

楼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乞出过传法闻伯齐归姚江

扶病还朝一秃翁,重来宁免笑何公。

梦魂长是寻云北,归路何时向浙东。

深愿耸身随画鹢,空劳举目送飞鸿。

主人竹所终须到,最忆东轩一枕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千佛阁

平横云栋塞空虚,倒影仍临碧玉壶。

千佛威光归宝所,九霄宸藻粲河图。

人天共叹未曾有,燕雀相惊不敢踰。

试问南询童子看,化城曾见此楼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士颖弟作真率会次韵

何羡祖希情好隆,朱陈累世意交通。

舅甥巾屦频相接,兄弟樽罍喜更同。

参坐幸容攻愧子,主盟全赖适斋翁。

日来愈得清闲趣,斗酒不妨时一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子方移守四明见于浙江亭

春初送别欠诗篇,岁晚还欣受一廛。

都骑始闻临浙水,先声久已詟鄞川。

里人见说俱延颈,海峤从今定息肩。

夜夜故山频入梦,为君端欲买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