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天花板

补天手段暂施张,不许纤尘落画堂。

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元氏所作的《咏天花板》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构思,描绘了补天技艺的高超与对清洁环境的追求。诗中“补天手段暂施张”一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补天故事,借以比喻对天花板的精心修缮,暗示其工艺之精湛。接着,“不许纤尘落画堂”则强调了对室内环境的严格要求,表达了对纯净空间的向往。

后两句“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燕子以情感,通过燕子的视角,进一步强调了对清洁环境的重视。燕子被邀请离开,寻找新的栖息地,暗喻人们希望创造一个更加干净、无尘的空间,让自然生物也能享受清新的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蕴含了对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哲理与情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

元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管夫人长明庵图

双树阴阴落翠岩,一灯千古破幽关。

也知诸法皆如幻,甘老烟霞水石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咏梅花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撚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座上题诗

平康巷里掌中身,翠舞珠歌玉树春。

不得籍除今义死,天教娼妇愧降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凌虚阁避暑玩月四首(其一)

画阁东头纳晚凉,红莲不似白莲香。

一轮明月天如水,何处吹箫引凤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