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山人大隐阁

万井连交道,中天敞静轩。

由来隐廛市,全胜贲丘园。

目极无留赏,心閒不避喧。

沼光摇屋动,花艳出栏繁。

雨霁山容静,潮生海气昏。

幽人披彩槛,永日对芳樽。

素业名家久,通医与义存。

丹图环八卦,仙诀遁三元。

造化今为友,欢忧本聚门。

应须超世累,宴坐此忘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千家万户连着大道,半空中开阔的静室展现。
自古以来,隐居在繁华市区,更胜过那些园林。
目光所及,没有多余的欣赏,心境宁静,不惧喧嚣。
池水波动,光影摇曳,花儿繁多超出栏杆。
雨后山色宁静,海面潮起,海气朦胧。
隐士身披彩饰,整日对着美酒。
长久以来,他以医学和仁义为业,名声显赫。
八卦图围绕,仙法秘诀蕴含三元之理。
大自然如今成为他的朋友,欢乐忧愁皆在此门。
应当超越世俗的困扰,坐在这里忘却言语。

注释

万井:千家万户。
中天:半空中。
贲丘园:园林。
目极:目光所及。
心閒:心境宁静。
沼光:池水的光影。
芳樽:美酒。
通医:精通医学。
造化:大自然。
超世累:超越世俗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题何山人大隐阁》,描绘了何山人隐居之所——大隐阁的环境和氛围。首联“万井连交道,中天敞静轩”展现了城市中的隐秘之境,大隐阁位于繁忙街道之上,却如同世外桃源般宁静开阔。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这里的清幽与宁静,即使在喧嚣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诗人通过“目极无留赏,心閒不避喧”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池塘波光粼粼,花儿繁盛,雨后山色宁静,潮起海气朦胧,这些都增添了隐居的乐趣。何山人在此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研读医术,遵循道义,追求仙道。

“丹图环八卦,仙诀遁三元”描绘了阁中可能的道家布置,暗示了主人的高雅志趣。最后,诗人感慨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能够让人忘却世间烦恼,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图景,赞美了隐逸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题福州释迦院幽幽亭

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

周围地形壮,洒落世尘清。

背郭千峰起,涵空一水横。

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

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

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

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

表閒幡弄影,觉静磬传声。

官舍今稀讼,轓车此驻行。

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十三日出赵园观花

水际开花千万窠,初莺时逐丽人歌。

欲知太守行春乐,只向东城得最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十六日会饮骆园

名园何事却居廛,永昼游蜂乳燕喧。

不计阴晴与风雨,卷帘花蘤在尊前。

形式: 七言绝句

士安饮我数杯至观音院才醒闻滩声泉响因留短阕

林外滩声砌下泉,泠泠幽响静中传。

朝衫却染京尘去,争得夫君醒醉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