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周古象不遇留题

事亲未必可曾参,职分当为每愧心。

今□风来飘忽动,抱琴更入白云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访友未遇,留题于友人居所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超然的情感。首句“事亲未必可曾参”,似乎在探讨孝道与个人修为之间的关系,暗含着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次句“职分当为每愧心”则表达了对职责与内心良知之间冲突的自省,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道德标准的严格要求。

后两句“今□风来飘忽动,抱琴更入白云深”,运用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风来飘忽动”和“入白云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这里的“□”字可能是个错别字或留白,不影响整体意境的理解。诗人借由自然界的风动和云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波动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访友未遇的日常事件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观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不失超然,体现了元代文人诗作的特点。

收录诗词(1)

斡玉伦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京纪行诗(其一)同吕仲实宿城外早行

我行得良友,夜宿建德门。

晨征带残雨,华星缀云阴。

局辔乘羸马,沿途共笑言。

两京隔千里,气候殊寒暄。

声利汩清思,山川发雄文。

平生所未到,扈跸敢辞烦?

愧予雁鹜姿,亦复陪鸾鹓。

历历纪瑰伟,一见胜百闻。

兹游偿夙愿,庶用归田园。

形式: 古风

上京纪行诗(其二)昌平

经过昌平县,实惟刘子乡。

当时直言策,至今有耿光。

功名真琐琐,气节横八荒。

斯人宁复见,阅世徒慨慷。

奉祠表谏议,化俗崇贤良。

贼臣偶同里,遗臭亦难忘。

严程惧稽缓,古迹嗟莫详。

挥鞭事前迈,居庸翠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上京纪行诗(其三)居庸关

居庸古关塞,老我今见之。

天险限南北,乱石如城陴。

朝光映苍翠,征袖凉飔飔。

涧谷四十里,崖峦争献奇。

禽鸟鸣相和,草木蔚华滋。

佛炉架岩上,疏泉汇清池。

民居亦棋布,机硙临山陲。

清幽入行李,缓策遂忘疲。

黄屋年年度,深仁育黔黎。

从官多名儒,山石遍题诗。

伊余备史属,斐然愧文辞。

矧兹中兴运,歌诵职所宜。

皇灵符厚德,岂曰恃险巇。

形式: 古风

上京纪行诗(其四)怀来道中

百千僦一马,日行百馀里。

未明即戒途,将至辄中止。

人困马思睡,马疲徒用箠。

驱驰失情性,老病侵发齿。

可怜翰鞅掌,岂知固如是。

径行古关塞,形胜那尽纪。

荒落久宁静,富庶或成市。

清晨过怀来,沙草风烟美。

想当用武时,满野控弓矢。

白塔远招人,挥鞭渡流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