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莆田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十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功名惭鹗瞬”,诗人以“鹗”(即鹰)比喻迅速获取功名的短暂与不易,表达了对功名的谦逊态度和对其不易获得的感慨。接着,“龟组困鸠佻”一句,通过“龟组”(古代官印的装饰品)与“鸠佻”(形容人轻浮)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官场复杂、人心浮躁的不满。
“元结郎终漫,刘安隐孰招”两句,借用历史人物元结和刘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像他们一样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感慨。元结是唐代诗人,以隐逸著称;刘安则是汉代哲学家,亦有隐居的传说。
“客尘关簿领,生计负渔樵”则直接描绘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繁忙、生活压力大,以及自己未能过上渔樵般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赖足尊中物,时将块磊浇”两句,诗人借助酒来排解心中的不快与烦恼,表达了在现实压力下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这里的“尊中物”指酒,“块磊”则比喻心中的不平或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压力下的自我调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