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道中

三月晦日春欲还,深林百鸟鸣间关。

绿云迷合紫溪岭,白雨遥挂乌石山。

山高雨落不到地,万壑千岩洒飞翠。

远人送春千里归,风送蓝舆野花坠。

间关咫尺上青霄,海上三山路不遥。

地僻题诗公事少,芙蓉帐里紫云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紫溪道中》描绘了春天将逝未尽的三月晦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林中百鸟和鸣,仿佛在欢送春天的回归。紫溪岭被绿色植被覆盖,如同云雾缭绕,而乌石山则挂着远处的白色雨滴,形成鲜明对比。山势高峻,雨水难以触及地面,反而在万壑千岩间洒下翠色如飞。诗人想象远方的人也在为春光送行,蓝舆轻盈,野花随风飘落,如同春风中的诗意画面。

诗人乘风而上,仿佛咫尺之间就能抵达青霄,暗示着紫溪道的险峻与壮丽。他想象那海上的三山路并不遥远,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身处地僻之处,公事较少,诗人得以沉浸于自然与诗意之中,芙蓉帐内紫云飘渺,更添几分宁静与浪漫。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情怀。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和同年观志能还自武昌咏

短衣匹马走江汉,山川历历何雄哉。

汉阳风紧鼓角动,洞庭水深鸿雁来。

雪消巴蜀浪翻屋,黄鹤矶下声如雷。

是时立马夜呼渡,清江苦竹猿声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溪行中秋玩月

龙津秋水涵太虚,今夕何夕光景殊。

皓月当镜星贯珠,河汉倒影垂平芜。

微波漾漾风徐徐,新凉拂拂飘裙裾。

阿母今年八十馀,清晨理发云满梳,起居俨重天人如。

有子在官名在儒,奉母禄养南北区。

晨昏不忍离斯须,荆楚燕赵闽粤吴。

今年去官南海隅,北上咫尺天子都。

官船轧轧如安车,阿母坐卧襟怀舒,清晨夜泊不知挐。

母在船上重褥铺,芙蓉映水摇氍毹。

开瓮酒熟浮新蛆,秋园摘果雨剪蔬。

船尾曲突通行厨,家鸡水鸭美且腴,鲤鲫鲜大如江鲈。

奉觞酌酒前拜趋,月波荡酒如浮酥。

子为母寿妇寿姑,阿妹次进偕婿夫。

酌献亦及婢与奴,熙熙春盎无亲疏。

行礼有节俱欢娱,阿母笑语情愉愉,有妇右策儿左扶。

舟人醉饱从欢呼,鼓枻节歌声呜呜。

四山叠翠开画图,溪濑漱石如笙竽。

双壶酒尽村可酤,盘馔狼藉溪可渔。

人生此乐更有无,异乡到处同里闾。

惟期母寿庄椿踰,有子愿效返哺乌。

作诗记实无浮誉,至元丁丑仲秋书。

形式: 古风

黯淡滩歌

长滩乱石如叠齿,前后行船如附蚁。

逆湍冲激若登天,性命斯须薄如纸。

篙者倒挂牵者劳,攀崖仆石如猿猱。

十步欲进九步落,后滩未上前滩遭。

上滩之难难于上绝壁,虽有孟贲难致力。

滩名况复呼黯淡,过客攒眉增叹息。

下滩之舟如箭飞,左旋右折若破围。

欢呼踏浪棹歌去,晴雪洒面风吹衣。

飞流宛转乱石隘,奔走千峰如马快。

贾客思家一夕还,传语滩神明日赛。

下滩之易易如盘走珠,瞬目何可停斯须。

长风破浪快人意,朝可走越暮可吴。

乃知逆顺有如此,逆者悲愁顺者喜。

请君听我《黯淡歌》,顺则流行逆须止。

顺者不必喜,逆者不必愁。

人间逆顺俱偶尔,且得山水从遨游。

形式: 古风

云际感兴

昨日登芝峰,兹晨陟云岭。

俯视城中居,万瓦落深井。

风露洒洒生秋寒,飞泉落涧声潺湲。

笋舆轧轧度修竹,石阑曲曲跻层峦。

层峦绝顶天尺五,我欲排云击天鼓。

九关虎豹不须惊,吐胆开心见天语。

天鼓不可击,天门何日开。

请君听我《紫芝曲》,手招白云归去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