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辞《显仁皇太后挽辞(其二)》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对显仁皇太后的追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庄重的礼仪。
首句“霜晓东朝路”,描绘了清晨霜白的东向道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氛围,暗示着皇太后的逝世给世人带来的哀痛与怀念。接着,“鸣笳素葆翻”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气氛,笳声呜咽,白色的花束在风中翻飞,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
“龙輴菆禹穴,鱼钥閟尧门”两句,运用了古代帝王丧葬的象征手法,将皇太后与禹、尧两位古代圣君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她德行与威望的高度评价。龙輴是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灵柩车,菆禹穴则指安葬于禹的陵墓,鱼钥和尧门则是古代帝王宫门的象征,閟字表示关闭,这里意味着皇太后已离世,宫门紧闭,象征着她的离去。
“助奠风云合,缠哀海岳昏”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来表达人们对皇太后的深切哀悼。风云汇聚,海岳昏暗,这些自然现象仿佛也在为皇太后的逝世而哀伤,进一步增强了挽辞的悲壮感。
最后,“唯馀慈俭宝,垂裕九重尊”两句,总结了皇太后的美德与贡献。慈俭宝指的是皇太后的仁慈与节俭,她留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道德与精神的财富,这些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与尊敬。“九重尊”则象征着皇太后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即使在她去世之后,她的美德与影响力依然能够跨越时空,影响着后世。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以庄重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显仁皇太后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逝者高尚品德的颂扬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