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驱雀行》描绘了农人与田间雀鸟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农民劳作的艰辛与对丰收的渴望。
诗中开篇以“田间小儿杖驱雀”描绘了农人在田间驱赶小鸟的场景,接着“雀飞上枝不敢落,绕树咒骂语声恶”形象地展现了小鸟的机警与农人的无奈。随后,“三时耕锄一时穫,老牛力尽石田薄”揭示了农人劳作的辛苦与土地的贫瘠,表达了对丰收的深切期盼。
“五龙作嗔风吐雹,赤乌烧云龙见逐”运用神话般的想象,描绘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威胁,进一步强调了农民面对自然挑战的无助。而“南村卖桑北村熟,狐尾毵毵穗齐屋”则通过对比南村和北村的不同景象,突出了粮食的珍贵与农民的辛劳。
“县门大书催赋粟,南关飞挽夜摩毂”描绘了官府催缴赋税的严苛,反映了农民在经济压力下的困境。“扫舂缚箕十指秃”则生动地展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手指因长时间劳动而变得粗糙。“一米未炊汝先啄,直须杀汝偿我腹”表达了农民对小鸟的愤怒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食物极度匮乏的现实。
最后,“田父坐语儿,雀不暴人人亦饥。但令家雀千群饱,莫使征西战马肥”则体现了农民对和平与丰饶生活的向往,希望鸟儿能与人类和谐共处,共同享受丰收的喜悦,而非被战争消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农民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