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雨余闻蝉》描绘了夏日雨后乡村的宁静景象。首句“村园夏雨歇”展现了雨后的清新气息和村庄的静谧,暗示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接着,“众绿阴已成”进一步渲染了浓密的绿意,烘托出环境的清凉。
诗人身处高斋,感受到白天的寂静被新蝉的鸣叫打破。“高斋掩昼寂,新蝉今始鸣”形成鲜明对比,蝉声虽微,却足以打破沉寂,带来一丝生动的气息。接下来的“嘈嘈断更续,嘒嘒远还轻”,细腻地描绘了蝉鸣的音韵变化,既有断断续续的节奏,又有远处传来的轻柔。
“响悲逐凉吹,欢谢引离情”表达了蝉鸣中的情感色彩,既有凉风带来的哀愁,也带有一丝离别之情。诗人倾听蝉鸣,心中思绪纷飞,不禁引发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属耳念已集,感物襟易盈”流露出诗人因景生情,心情复杂。
最后两句“烦聒方自此,稍待秋林清”预示着蝉鸣将逐渐减少,秋天的宁静即将来临,诗人期待着那份宁静的到来,以暂时摆脱烦扰。整首诗通过蝉鸣这一自然现象,传达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和季节流转的深深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