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商隐(其一)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成纪郎官名字叫李义山,身归黄土让人空怀长叹。
诗词树林的枝叶已落尽,学术界的浪涛一夜枯干。
狂风暴雨把那灯烛吹灭,姓名一直在我心中思念。
他应该到世外攀折玉树,身著霓裳登上那仙人坛。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注释

成纪:古县名,战国时设置,县址大约在今甘肃省秦安县。
适归:往归;归向。
高壤:土丘。
一作“黄壤”。
词林:词坛。
借指文学界。
学海:喻指学术界。
波澜: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
物外:世外。
谓超脱于尘世之外。
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霓裳:神仙的衣裳。
相传神仙以云为裳。
一作“霓衣”。
绛坛:一作“玉坛”。
凌云: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
襟抱:怀抱之意。
这里指远大的理想。
竹死桐枯:传说中的凤凰非甘泉不饮,非竹不食,非梧桐不栖。
这里是说社会残酷地剥夺了李商隐生存下去的条件。
踠:屈曲、弯曲的意思。
绝弦:断绝琴弦,喻失去知音。
九泉:犹黄泉。
指人死后的葬处。
三光:古人以日月星为三光。
文星:文曲星,传说中天上掌管人间文事的星宿,通常指富有文才的人,此处指李商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珏的《哭李商隐(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借悼念李商隐之死,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理想的深沉哀思。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这里通过设定一个人物形象“成纪星郎”来指代已故去的李商隐。这个名字既有地理之别,也含有星辰般才华横空的意味。这两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某人归去,但实则是对逝者的一种超凡脱俗的赞美。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乾。”这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李商隐文学才华和学问深度的赞扬。词林枝叶尽,指的是李商隐在文学上的成就已经达到顶峰;而“三春”则暗示他的作品如同春天里的花朵一样绚烂多彩。学海波澜一夜乾,则是说李商隐对知识的汲取和理解之快,如同一夜之间便能掌握整个知识的海洋。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这里通过环境描写来表达哀思。诗人借用自然景象——风雨来比喻世事无常,而李商隐虽然去世,但他的名字和作品仍旧冷峻如霜雪般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这两句则是诗人对逝者的哀思之情,表达了希望超越世俗界限,与李商隐精神相连。攀琪树和著霓裳都是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意象,以此来比喻自己想要与神圣不可触及的高度(即李商隐的文学成就)相提并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事业的深切感悟。同时也展示了崔珏本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以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哀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9)

崔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音jue决)。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其诗语言如鸾羽凤尾,华美异常;笔意酣畅,仿佛行云流水,无丝毫牵强佶屈之弊;修辞手法丰富,以比喻为最多,用得似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诗作构思奇巧,想象丰富,文采飞扬。例如《有赠》一诗写美人的倾国之貌,“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等句,其设喻之奇、对仗之工、用语之美,真令人叹为观止、为之绝倒,梦之真可谓是镂月裁云之天工也。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一),所录尽是佳作

  • 字:梦之
  • 籍贯:唐朝

相关古诗词

哭李商隐(其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门前柳

门前蜀柳□知春,风澹煖烟愁杀人。

将谓只栽郡楼下,不知迤逦连南津。

南津柳色连南市,南市戎州三百里。

夷陬蛮落相连接,故乡莫道心先死。

我今帝里尚有家,门前嫩柳插仙霞。

晨沾太一坛边雨,暮宿凤皇城里鸦。

别来三载当谁道,门前年年绿阴好。

春来定解飞雪花,雨后还应庇烟草。

忆昔当年栽柳时,新芽茁茁嫌生迟。

如今宛转稊著地,常向绿阴劳梦思。

不道彼树好,不道此树恶。

试将此意问野人,野人尽道生处乐。

为报门前杨柳栽,我应来岁当归来。

纵令树下能攀折,白发如丝心似灰。

形式: 古风

水晶枕

千年积雪万年冰,掌上初擎力不胜。

南国旧知何处得,北方寒气此中凝。

黄昏转烛萤飞沼,白日褰帘水在簪。

蕲簟蜀琴相对好,裁诗乞与涤烦襟。

形式: 古风

美人尝茶行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

闲教鹦鹉啄窗响,和娇扶起浓睡人。

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

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