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薛君采王政功德寺韵

飞锡超三昧,谈空寂万缘。

祥云停祗树,法雨暗诸天。

化鹤春巢翠,降龙夜咽泉。

劫尘归幻梦,功德两愀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修行的高深境界与佛法的深远影响。首句“飞锡超三昧”,以“飞锡”象征僧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达到“三昧”的境界,即禅定的最高层次。接着,“谈空寂万缘”则表明僧人在修行中探讨宇宙的空性,放下一切外在的欲望与牵绊,达到心灵的宁静与空灵。

“祥云停祗树,法雨暗诸天”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佛法的广被与深远。祥云聚集于祗树之下,象征佛法的神圣与庄严;法雨覆盖诸天,寓意佛法如同甘霖普降,滋润万物,使众生得以净化心灵,增长智慧。

“化鹤春巢翠,降龙夜咽泉”进一步展现佛法的神奇与力量。化鹤是传说中的仙鹤,象征着佛法的超凡脱俗;春日里,翠绿的山林中鹤群翱翔,寓意佛法在世间生根发芽,生机勃勃。降龙则是佛教故事中的经典情节,象征着佛法能够制服内心的烦恼与妄念,如同龙潜入深水,隐匿于无形之中。

最后,“劫尘归幻梦,功德两愀然”表达了对佛法最终目标的思考。劫尘,指世间的苦难与变迁;幻梦,则暗示一切皆是虚幻不实。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修行,人们最终会认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而虚幻的,唯有功德(即善行与智慧)才是永恒的。功德的积累不仅是为了今生的幸福,更是为了未来的解脱与觉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过程及佛法影响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思想中追求精神解脱、慈悲为怀以及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06)

田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年行

晓色繁华动,微风燕子忙。

万钱无下箸,百妓有专房。

弦管春声细,楼台秋夜长。

星沈更漏彻,犹逐梦魂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隐者庄

幽轩停白昼,心古万缘轻。

春壑花争放,澄潭浪不生。

云山当近户,风雨望高城。

归去渊明社,欣欣木正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杨希仁起复总兵官

胡马横霜塞,彤庭诏剪颇。

重颁新斧钺,迅扫旧山河。

细柳将军令,天山壮士歌。

龙城降处剑,休带血痕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刘孔林宾相饯别

款酌延长夏,论交重远心。

云开青嶂晚,鸟下□芜沈。

内苑红妆妓,南薰绿绮琴。

夜凉更秉烛,一任主情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