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擢歌行》,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生活的艰辛。诗中通过描绘白蘋洲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渔家女子勤劳的形象。她随风漂泊,如同水中的鱼苗,跟随爱人远行至巴东,又在秋冬时节为他洗衣做饭,生活虽然艰难,但充满深情。
"妾家白蘋洲,随风作乡土",写出女子的出身背景和命运的飘摇不定;"弄篙如弄针,不曾拈一缕",表现了她的勤劳和熟练的技巧;"十月洗河水,送君发杨子",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
"杨子波势恶,无风浪亦作",暗示了旅途的艰险;"鸬鹚充糕臛",则以鸬鹚肉比喻生活的困苦;"生子若凫雏,穿江复入湖",寓言般的表达出对孩子的期待和坚韧;最后两句"长时剪荷叶,与儿作衣襦",则展现出母爱的伟大,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为孩子缝制衣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示了渔家女子的坚韧与深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