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和钱处和上元

华灯的皪明金碧。玳筵剧饮杯馀湿。珠翠隔房栊。

微闻笑语通。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

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幽雅的闺房生活,诗人通过华灯、金碧、玳筵等物象营造出一片温馨而富丽的境界。"华灯的皪明金碧"中,"华灯"指的是精美的灯饰,而"的皪明"则形容其光彩夺目,"金碧"则是对灯的装饰或材质的描写,显示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审美的追求。

接着的"玳筵剧饮杯馀湿","玳筵"可能指的是精致的筷子,而"剧饮"则表明酒宴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杯馀湿"则显示出宴会的热闹和欢愉。

在"珠翠隔房栊"一句中,"珠翠"形容的是精美的装饰,而"隔房栊"则描绘了一个分隔空间的场景,这里的"栊"可能是窗棂或隔扇之类,透过这些装饰性的隔断,可以想象到室内外的交流和对视。

诗人通过"微闻笑语通"表达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情感交流,即便是在分隔的空间中,也能听到那边传来的笑声和谈话,这里的"通"字增添了几分亲昵与温馨。

至于"蓬瀛知已近",这里的"蓬瀛"可能是指窗外的竹林或其他植物,而"知已近"则表明诗人对那边空间里人的距离感知极为敏锐,仿佛通过这些自然之物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

在"青鸟仍传信"一句中,"青鸟"很可能是古代常见的传递信息的比喻,而"仍传信"则表明一种持续不断的交流和关怀,这里的"信"字包含了情感上的依赖和信任。

至于最后两句,"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这里的"应为"可能是在陈述一种自然而然的情形,而"整云鬟"则可能是指头饰或发髻等装饰,显示出诗人对女性美的一种期待或描述。而"教侬倒玉山"一句中的"教侬"可能是指教导或引导,而"倒玉山"则是一种形容,其意象丰富,或许可以理解为向某个人传达一种美好的事物。

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情感交流的场景。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追求,更透露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落梅(其一)

春意枝间忽暗惊,乘风作阵去纵横。

苍苔可忍欺香骨,粉蝶无端乱舞英。

有恨应羞霜月照,钟情犹赖晚风轻。

梦回一夜频搔首,肠断空阶骤雨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梅(其二)

香残粉暗若为情,寂寞空馀瘦影横。

雨后园林无玉树,朝来庭院满琼英。

浮云冉冉当风尽,飞雪飘飘落砌轻。

广武为君聊一叹,群花从此擅名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满庭芳(其二)赐茶

犀隐雕龙,蟾将威凤,建溪初贡新芽。

九天春色,先到列仙家。

今日磨圭碎璧,天香动、风入窗纱。

清泉嫩,江南锡乳,一脉贯天涯。芳华。

瑶圃宴,群真飞佩,同引流霞。

醉琼筵红绿,眼乱繁花。

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牛斗何赊。

归途稳,清飙两腋,不用泛灵槎。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麻]韵

满庭芳(其一)范丞相夫人生日

海国寒轻,江南春早,小梅已漏芳妍。

岁前冬后,和气欲回旋。

此际瑶台阆苑,仙人下、白玉云軿。

人间世,风帆月棹,同泛五湖船。当年。

参谒地,鱼轩象服,锵佩朝天。

向闽邦开国,福地真传。

今日华筵寿斝,儿孙拥、兰玉相鲜。

休辞□,蓬莱清浅,看取变桑田。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