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梦想忽然破,直入孤峰常独坐。
不曾相见与相亲,祇么巍巍迎达磨。
东西露柱满添汤,南北石头快推磨。
到与不到俱吃茶,万里清风同唱和。
快活快活也大哥,达磨达磨真老婆。
多时寻觅觅不见,却来草里念摩诃。
几年相伴急走过,新罗低头觅不见,举首又蹉过。
今日无知知,不是强扬播。
若有知知者,未免番成祸。
四七二三不立形,历劫三祇祇这个。
从古迄今食不餐,肚胀气均常不饿。
伤嗟捉月夜猿痴,往复疲劳多退堕。
不知古佛只传心,除了此心无别可。
师子子,不消多,直下无心唱哩啰。
拈却眼来作鼻孔,呵呵大笑探禅河。
无量劫来风泡子,至今汩没和巴歌。
稽首宝积佛,敬礼阿弥陀。
普庵此来无个事,大家相劝演若多。
元来不识头依旧,何须苦苦更波波。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圆应牛,经劫没人收。若不遇人,虚度春秋。
如今横穿鼻孔,水草皆休。有时放,有时收。
随分纳些些,自性优游。
独奈何,劳别讨,混迹应不迷流。
不许犯他苗稼,也不犁他田丘。
饱饮雪山肥腻,一顿更不他求。
眉毛眼睫,动转绸缪。试问沩山水牯牛,有甚风流。
向左膊上书字,著甚来由。
任你千般引□,不肯回头。
不如卧云枕月,运气常周。
假使银蹄金角,气射斗牛。居吾腹内,不得出头。
吞底乃刀山剑树,业到解散枯髅。
谁知体如巨海,妄起浮沤。风击沤生,沤灭何愁。
湛然智海喻真牛,圆应头头岂用修。
显老明禅,入理深渊。文殊为体,妙用普贤。
凤山得旨,妙契南源。三株树下,坐断云烟。
金刚作眼,鼻孔辽天。言谈讽咏,草木皆鲜。
钦风久矣,偶睹惠然。如天甘露,沃我心田。
希有希有,世外金仙。老婆心切,示我窥鞭。
自知本有,久被尘缠。普光明殿,海印俱全。
弥勒阁中,了了何言。常在不欠,触目无边。
一毫头上,妙绝偏圆。含融法界,本体现前。
佛是西天之梵语,此土将觉义以同名。
心迷不觉属众生,心转觉时一切佛。
佛开口处为言教,化导迷心转觉心。
众生开口成寐语,沙魇群迷叫不醒。
迷悟不同希达者,诸佛方便救迷情。
情忘想尽明心者,海藏琅函不可轻。
在在处处堪闻演,共祝吾皇亘古今。
臣忠子孝那边静,风雨调和物物成。
是非一体元无二,佛与众生不出心。
我今圆满如来藏,唯愿众生发信心。
等与如来同受用,一闻千悟永瞻钦。
这回针芥若不遇,刹那失足坠幽冥。
阎公问汝将何答,未免刀山火燄林。
地狱皆因心不悟,一十八界杳难寻。
八万四千城可畏,铁围无间苦呻吟。
个中不遇佛光照,万劫无由得出轮。
忉利诸天因业坠,后闻天鼓复超升。
人生有限空花相,光阴迅速岂堪停。
古人究道如救头,后士无依岂不惊。
一失人身难再复,荣华富贵苦来临。
如今自有非他事,性水澄清理甚深。
海印森罗融万象,湛然无古亦无今。
化无所化知无二,自肯随心了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