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廷琇之扬州

君家贤伯仲,理棹上扬州。

一别悬知远,几时还共游。

暮云生楚树,凉雨过䢴沟。

后夜遥相忆,月高人倚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送高廷琇之扬州》。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与思念之意。

首句“君家贤伯仲”,点出友人来自一个贤能的家庭,暗示其为人品格之高尚。接着“理棹上扬州”一句,描述友人即将启程前往扬州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氛围。

“一别悬知远,几时还共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人想象着友人旅途遥远,心中满是对友人安全的牵挂,同时又渴望着未来的相聚。

“暮云生楚树,凉雨过䢴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离别画面。傍晚的云彩笼罩在远方的树木之上,凉爽的雨水洒落在小道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离别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后夜遥相忆,月高人倚楼。”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着在未来的夜晚,自己会遥望着远方,思念着友人。月光高挂,友人或许也在某个地方倚靠着高楼,同样思念着彼此。这种相互的思念与等待,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动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哀愁,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赠李府尹

太守承新泽,诸公赠好辞。

近闻初度日,正值上官时。

园棣联春萼,庭梧长玉枝。

比来歌二美,聊以慰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州判刘秩之徐州

彭城必争地,兵后竟如何。

庶事烦经略,群情在抚摩。

江云垂暝远,楚树入秋多。

感慨临岐别,持觞发啸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凝翠轩

都会称江左,山川胜洛中。

小轩开静日,积翠倚晴空。

云卧巢松鹤,泉流饮涧虹。

公馀宜引眺,秀色在心胸。

形式: 五言律诗

学静斋为镇抚易贵赋

唯我习静者,登君学静斋。

竹阴笼小径,草色上闲阶。

默对芳春景,渐消远客怀。

吟馀清兴惬,鸣鸟更喈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