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寅甫侍读莅醮长春宫

蜕骨棱棱似鹤轻,觚坛危处玉为成。

天街正候三能色,云所疑呼万岁声。

气篆通灵归廓落,心章祈岁报清平。

金穰上瑞吾皇意,不用神芝朵朵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长春宫进行祭祀活动时的庄严与神圣氛围。首句“蜕骨棱棱似鹤轻”,以鹤的轻盈形象比喻祭祀者的庄重与虔诚,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觚坛危处玉为成”则描绘了祭祀场所的高雅与精致,玉质的坛台在危峭之处显得尤为珍贵,象征着仪式的神圣不可侵犯。

“天街正候三能色,云所疑呼万岁声”两句,通过天街上的景象和云层中传来的欢呼声,进一步渲染了祭祀活动的盛大与隆重。这里的“三能色”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三种颜色,暗示着天地间的和谐与统一。“云所疑呼万岁声”则表达了人们对帝王的敬仰与祝福,声音在云层中回荡,寓意着对君主统治的长久与稳固。

“气篆通灵归廓落,心章祈岁报清平”这两句则揭示了祭祀活动的深层意义,即通过沟通天地之气,祈求国泰民安、社会安宁。这里的“气篆”指的是通过特定仪式引导天地之气,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心章祈岁报清平”则是直接表达了人们希望通过祭祀活动,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社会安定。

最后,“金穰上瑞吾皇意,不用神芝朵朵生”两句,表达了对君主的敬意与期待,认为君主的意愿如同金穗般丰收,不需要借助神芝的生长来实现愿望,暗示了君主的意志与国家的繁荣紧密相连。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国家、君主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又新

登台底用惜春菲,平楚微茫落照时。

烧后断碑遗鸟迹,耕馀残璧隐蚕眉。

泉分去路萧萧玉,山耸归云簇簇旗。

驻马应须更搔首,远烟回雁不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湖空濛图

旧隐湖山笔底收,相从京洛意中游。

昏昏车马飞花雨,寂寂钟鱼落叶秋。

千古登临翻昨梦,百年歌舞漾清愁。

何当化鹤看沧海,不用呼猿吸涧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虞伯生降香还蜀省墓二首(其一)

玉雪祠官貂帽低,笑乘飞雁上天梯。

宝幡绣重团金粟,钿合香严印紫泥。

官馔每供千岁鹿,驿程深听五更鸡。

流沙可是河源地,摇首扬鞭更欲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虞伯生降香还蜀省墓二首(其二)

丞相坟前双阙摧,泉声隐隐柏崔嵬。

金牛已向秦中去,铜马空传渭上来。

丛竹雨留银烛泪,落花风飏楮钱灰。

百年华表尘千劫,闻道曾孙始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