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婺源文公祠

天肇文明赞治平,万年宗主赖先生。

经穷六籍开来学,道继诸儒集大成。

祠枕星源青嶂合,亭临虹井綵云横。

乘骢远谒逢秋祀,瞻拜偏兴景仰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赞美开天辟地以来的文明与太平,万年的宗主归功于先生。
先生博览群书,推动学问发展,继承并集成了众多儒家学者的思想精华。
他的祠堂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临近星光源头,亭子面对着彩虹井,彩云缭绕。
骑马远行前来参加秋季祭祀,瞻仰和礼拜中充满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注释

天肇:开天辟地。
文明:文明。
赞:赞美。
治平:太平。
万年:永久。
宗主:主要领袖。
赖:依赖。
先生:尊称,指代某位有学问的人。
经:经典。
穷:遍览。
六籍:古代六部经典著作。
开来学:推动学问发展。
道:道理,学术。
继:继承。
诸儒:众多儒家学者。
集大成:汇集各派思想精华。
祠:祠堂。
枕:依傍。
星源:星光源头。
青嶂:青山。
合:环绕。
亭:亭子。
虹井:传说中的井,象征吉祥。
綵云:彩色的云。
乘骢:骑着白马。
远谒:远道拜访。
逢秋祀:赶上秋季祭祀。
瞻拜:瞻仰礼拜。
偏兴:特别兴起。
景仰:尊敬仰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奎的作品,名为《拜婺源文公祠》。诗中的“天肇文明赞治平,万年宗主赖先生”表达了对先贤文公(即孔子)的敬仰之情,认为自古以来文明兴盛、国泰民安都离不开文公的教诲和治理。"经穷六籍开来学,道继诸儒集大成"则是说经过对六艺经典(《易》、《书》、《诗》、《礼》、《乐》、《春秋》)深入研究,对先贤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发扬光大。

接着“祠枕星源青嶂合,亭临虹井綵云横”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以此形容文公祠庙的庄严肃穆和周围环境的秀美,这里的“星源”指的是祠庙所在之地,"青嶂"则是山脉连绵之意。

诗人继续写道:“乘骢远谒逢秋祀,瞻拜偏兴景仰情”,表明诗人骑着马(“骢”)前往祭奠文公的庙宇,在秋天这个季节进行祭祀活动。"瞻拜"意味着礼敬之心,“偏兴景仰情”则是说在这样庄严肃穆的场合,诗人内心充满了崇敬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古代圣贤祠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公(孔子)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其学说与精神传承的赞扬。

收录诗词(3)

李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全家离锦水,五月下瞿塘。

绣服青蛾女,雕鞍白面郎。

累累辎重远,杳杳路歧长。

形式: 押[阳]韵

句(其二)

醉轻浮世事,老重故乡人。

形式: 押[真]韵

送裴子法北行

疋马区区万里行,知君雅志为苍生。

圣朝若问经邦策,好草囊封劝罢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溪行

枯木扶疏夹道傍,野梅倒影浸寒塘。

朝阳不到溪湾处,留得横桥一板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