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诗

羽翣晨犹动,珠汗昼恒挥。

秋风忽袅袅,向夕引凉归。

浮阴即染浪,清气始乘衣。

卷幌通河色,开窗引月辉。

晚花栏下照,疏萤簟上飞。

直置犹如此,何况送将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季节转换时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羽翣晨犹动”,以“羽翣”(古代仪仗中的一种装饰品)在清晨仍随风轻摆,暗示着初秋早晨的微凉与清新。接着,“珠汗昼恒挥”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夏日的汗水比作珍珠般晶莹,生动地描绘了从炎夏过渡到初秋的气候特点,既表现了汗水的珍贵,也暗示了天气的逐渐转凉。

“秋风忽袅袅,向夕引凉归”两句,通过秋风的起落,引出了凉意的回归,形象地展示了季节更替的过程。接下来,“浮阴即染浪,清气始乘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初秋特有的景象:云影在水面轻轻荡漾,仿佛给波浪染上了淡淡的阴影;而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之气,让人感受到穿上衣物后的舒适感。

“卷幌通河色,开窗引月辉”两句,通过“卷幌”和“开窗”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融入,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来临。晚花在栏杆下映照出柔和的光芒,而远处的萤火虫在竹席上轻盈地飞舞,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生机。

最后,“直置犹如此,何况送将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初秋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秋夜诗

萤飞夜的的,虫思夕喓喓。

轻露沾悬井,浮烟入绮寮。

檐重月没早,树密风声饶。

池莲翻罢叶,霜筱生寒条。

端坐弥兹漏,离忧积此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秋晚诗

浮云出东领,落日下西江。

促阴横隐壁,长晖斜度窗。

乱霞圆绿水,红叶影飞缸。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大同八年秋九月诗

大君重九节,下辇上林中。

酒阑嘉宴罢,车骑各西东。

时余守西掖,脂车归北宫。

车分独坐道,扇拂冶城风。

落照渐中满,浮烟槐外通。

长乐含初紫,安榴拆晚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大同十年十月戊寅诗

喧尘是时息,静坐对重峦。

冬深柳条落,雪后桂枝残。

星明雾色净,天白雁行单。

云飞乍想阁,冰结远疑纨。

晚橘隐重屏,枯藤带回竿。

荻阴连水气,山峰添月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