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申墓》由清代诗人朱佩兰所作,通过对春申君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故国今何在”,诗人以问句开篇,引出对历史遗迹的追寻,暗示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接着,“重城古木昏”一句,通过描绘墓地周围环境的苍茫与沉寂,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同时也暗含着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悲凉情绪。
“青山公子骨,香草美人魂”两句,运用典故,将春申君比作“公子”,其墓地周围的青山象征其英魂不灭;而“香草美人”则借喻春申君的风流才情与美名流传,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和对其美好品质的怀念。
“才可扶荆楚,灾先召棘门”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春申君的才能与贡献,他有能力支撑起荆楚之地,却未能避免棘门之灾,暗示了历史人物虽有卓越之才,但命运多舛,难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霸图何处是,落日啸猿吟”结尾两句,以“霸图”一词点明春申君曾有雄心壮志,欲建功立业,但最终未能实现。随着时光的流逝,夕阳西下,猿猴哀鸣,诗人借此情景抒发了对历史英雄未竟事业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时间无情、英雄迟暮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春申墓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