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何卜熙同年由镇江教授之任国子

三载同看上苑花,羡君宦况带烟霞。

东方已待金门诏,董相还披绛帐纱。

六馆秋清悬授简,中泠雨歇忆煎茶。

相闻敢忘弹冠意,暂借衡门傲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寄送何卜熙同年由镇江教授之任国子》。诗中描绘了与友人何卜熙三年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新职位的祝福和期待。

首联“三载同看上苑花,羡君宦况带烟霞”,诗人回忆起与何卜熙共度的三年时光,一同欣赏京城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仕途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仕途如同烟霞般飘渺而美好。

颔联“东方已待金门诏,董相还披绛帐纱”,运用典故,东方象征着朝廷,金门诏指朝廷的任命,董相则暗指汉代的董仲舒,绛帐纱则是形容教授讲学的场景。这两句表达了对何卜熙即将得到朝廷重用,成为教授的期待和祝福。

颈联“六馆秋清悬授简,中泠雨歇忆煎茶”,六馆可能是指古代的图书馆或学术机构,中泠则是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友人所在之地。这两句既描绘了友人在学术环境中的清静与专注,也通过煎茶的细节,展现了友情的温馨与回忆。

尾联“相闻敢忘弹冠意,暂借衡门傲岁华”,“弹冠”原指弹去冠上的尘土,后比喻官场得意,此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似锦的期许。“衡门”则是简陋的住宅,这里可能是诗人自谦,表示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格,与友人共享岁月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友人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黄进士

捷书飞报粤江干,彩笔纵横剑气寒。

燕馆旧惭虚市骨,南溟今见起飞翰。

上林肯后春花赏,藜阁应分夜火看。

共是郑庄门下士,临风能不念弹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何似公登小金山妙高台见怀

问法闻登江上台,长江自度岂浮杯。

月临初地看无色,水落潮音听转猜。

念我肯停浮白兴,怜君犹为踏青来。

便期出世宁容晚,共觅莲花大地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闻毛康侯何洁卿何龙友下第寄怀

淩云虚道动君王,病渴相如复在粱。

眉黛未能容淡扫,市门纷自倚红妆。

正怜归雁音书渺,犹忆思鲈客计忙。

一任道傍多按剑,握中无恙是珠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丙辰初秋六夕何似公伍国开有开同诸弟过集小楼

静夜凉秋欲雨时,共怀幽兴借佳期。

未从机石窥灵匹,且喜风林待妙词。

几处针楼人并倚,阿谁银汉独相思。

狂来搔首青天外,曙色星河到槛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