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

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

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

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

汉宫婕妤体自香,月里飞仙长玉洁。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

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

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

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

明朝诗逐暮潮还,馀意凭师笔端说。

形式: 古风

翻译

技艺精湛的车轮匠名声不再,谁能料想出门还能合辙走直线。
后世隐逸中出现了高深的禅修者,他们的品性如兰花般清冷,如美玉般脆弱。
长久以来,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不以书籍数量多而自傲,被誉为诗中的三绝。
他的诗才甚至能与梅花争艳,诗中的痕迹仿佛獭髓补过的红印仍未消退。
谁曾想一夜之间东风大作,寒枝上积雪如千点绽放。
汉宫中的美女本就自带香气,如同月宫仙女般纯洁无暇。
白发人对着镜子回忆青春,每当花开又是一次离别。
他爱花成痴,借酒浇愁,直到夜深,仍眷恋花丛中的明月。
离别时,心中满是遗憾,仿佛能吹破边关的羌笛。
更何况东溪边草木凋零,世人还在嘲笑颜回和谢安的笨拙。
诗人张吾军的律诗令人惊叹,但尘世之战我愧不如他们求取铁心的决心。
归舟满载珍贵的诗篇,但切勿显露神龙藏于贝壳般的深奥。
明日的诗篇随着傍晚的潮水回归,余下的意境,请师傅您用笔尖传达。

注释

斲轮:车轮匠。
合辙:行走平稳,比喻言行一致。
凛凛:形容清冷、严肃。
八还:道教术语,指生死轮回。
三绝:诗中的杰出之作。
獭髓:传说中的珍宝,此处比喻诗中的精妙之处。
羌管: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铚所作,题目为《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全诗运用精湛的笔法,描绘了诗人对朋友之间相互酬答、交流诗篇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

首先,“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两句表明诗人的技艺已经不再为世人所知,而他的足迹依旧留在门外。这是对诗人个人境遇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这里通过对高僧与兰花、玉石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境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这两句则是诗人的生命观与文学观的体现。他认为生与死都能在艺术中得到超越,而不必计较世俗中的成就与失败。

接下来的“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以梅花为象征)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过去伤痛的回忆。这里的“獭髓”指的是用獭子油来治疗伤口的药物,暗示着心中的旧痕尚未完全愈合。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则是对自然界中冬日梅花与雪景的描绘,诗人通过这段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清与美好。

“汉宫婕妤体自香,月里飞仙长玉洁。”此处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形象,与“月里飞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诗人通过自我对镜中老态的反观,以及每逢花开便想起年轻时光和离别之苦,表达了对青春易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

“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在夜深人静时对花与月光的留恋之情。

“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这两句则是对离别之苦和无尽哀愁的抒发。诗人借用了吹奏乐器来表达心中的不满与悲痛。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自我技艺的自谦。

“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诗人的诗歌如同军队一般整齐有序,这里表达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严肃态度和追求极致完美的心志。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这两句则是对诗人回归后的丰硕成果与隐晦才华的描写。其中,“归舟”象征着诗人的学问之旅结束,而“万珠玑”和“神龙藏贝阙”则代表了他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最后,“明朝诗逐暮潮还,馀意凭师笔端说。”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永不止步的追求,以及将未尽之意愿托付给日后的文字来传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与文学成就。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

急晷驰轮岁将歇,我更荒村转冰辙。

凝岩万物冻无姿,水墨陂塘葭苇折。

是谁向背此间来,破萼梅花伴幽绝。

遥山谁恨天作愁,澹尽眉峰半明灭。

清香自满不因风,玉色素高非斗雪。

竹篱凝睇一凄凉,沙水澄鲜两明洁。

天仙谪自广寒宫,定与桂娥新作别。

尚怜孀独各相望,多情与照黄昏月。

从来耐冷月中人,一任北风吹石裂。

漫劳粉镜学妆迟,欲写冰肤画工拙。

千古无人识岁寒,独有广平心似铁。

我因花意拂埃尘,尚恐人传向城阙。

诗成火煖夜堂深,地炉细与山僧说。

形式: 古风

苕溪僧妙询于其所居净域开小轩楚僧举季若为永名仆以陶靖节乘流遇坎之语榜曰乘遇亦足以触所遇而安不然虽无名可矣

一性本为明,返为群物迷。

境净皆径山,心清即苕溪。

启扉迥临湖,湖宽觉天低。

花木春艳艳,松竹凉凄凄。

凭栏快神襟,永与尘事暌。

归船动菰蒲,兴断残霞西。

浮烟暝自起,待得众羽栖。

贮空诸佛心,妙理何端倪。

乘流与遇坎,万理皆筌蹄。

聊陈渊明意,斧藻粲幽题。

岂有明月珠,祇照浊水泥。

期我老中林,灭迹为圃畦。

况复大开士,赋咏自攀跻。

禅深有根源,句圆无角圭。

乃知文字工,自与造化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诗送韩简伯学官于临浦呈劝其重修西子祠

昔游临浦春正浓,小江萦委如无穷。

花浮千林锦绣幄,舟扬万顷玻瓈风。

西施故乡擅佳丽,会稽秀气藏华秾。

是时山晴见真色,落日西南千万峰。

今情不尽古情在,恨叠晚妆眉晕重。

恨应但知倾国貌,无人能说亡吴功。

倘非绝态动君意,姑苏台上犹歌钟。

成功未甘归范蠡,素衣故国宁相从。

文公之孙重端世,衮衣门户推八龙。

官閒援毫来吊古,溪山顿为开愁容。

谪仙亦赋浣纱石,至今翠绢不停织。

浴池邀伴下瑶池,沾丐越女天下白。

风流昭洗待名流,有德于人当血食。

红心草葬旧金钗,黄陵庙成新石刻。

霞裙琼佩无消息,怨魄凄魂招不得。

一杯流水奠江蓠,苧萝山前已秋色。

形式: 古风

雨后登双溪阁

梦寐登临处,漂流来此行。

长年为客意,落日倚栏情。

雨过水光发,风生云态轻。

山川沈郎旧,巉绝有馀青。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