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三首(其二)

五岳多名山,鹿门多良田。

清风轶千古,卓见先民贤。

昨过城东市,邂逅湖中仙。

授我杞菊饵,以养草木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玮所作,名为《杂咏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鹿门山的美景与良田,以及清风拂过,仿佛能穿越千年的历史,感受到先贤的智慧。诗人通过“昨过城东市,邂逅湖中仙”这一情节,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结合,仿佛在与仙人相遇时,得到了一种特别的馈赠——“授我杞菊饵,以养草木年”。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补益,更象征着精神上的滋养和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先贤智慧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中的“清风轶千古,卓见先民贤”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之情。通过“杞菊饵”的比喻,诗人寄托了对健康长寿、精神永存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生活方式的追求。

收录诗词(58)

李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咏三首(其三)

耰锄不出村,昨日到城郭。

今代卿相家,风韵何错莫。

雕甍飙风隤,阶甃苔藓剥。

不复三层楼,宁问四香阁。

青天一鸟过,片云苍狗落。

南山石岩岩,化者不可作。

伊予亦何情,鉴之惨不乐。

兴言盈七哀,临风谣独酌。

形式: 古风

高士篇

丘园有高士,内外辨之早。

内不失所性,外不扬文藻。

瓜芋未全贫,琴书足怡老。

未能准箕由,私怀慕绮皓。

爵禄何为者,春荣亦海枣。

李斯身致相,空忆东门道。

淮阴树战勋,临风叹高鸟。

高鸟罹良弓,山云一何好。

金张矜世胄,气体何轩轩。

丽服耀华景,高盖若云屯。

胜赏不易足,乐事靡朝昏。

满堂珠履宴,夹庑歌钟喧。

杯传马酪酒,盘行人乳豚。

贵游出其下,熏炙争趋奔。

君无攀龙愿,何以登其门。

栖迟一丘足,高盼邈乾坤。

形式: 古风

秋色吟浮东钱湖作

秋色满平湖,我来属新霁。

天迥诸峰清,波静孤霞丽。

倚棹一长谣,传杯更流睇。

群动细自婴,此身舟不系。

富贵须鹿由,文章乃雉翳。

祗恐雷火藏,岂忧太岳厉。

烟水本相侔,重渊浩无际。

何处芦中人,歌声起鼓枻。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四月一日同包敬持洪定父过天王寺慨寺之兴废

行雨龙何劳,戴山鳌欲僵。

何如鳖在涧,游泳更洋洋。

维时犹清和,平楚敷新凉。

世事只尘马,赏心与求羊。

寻僧诣古刹,携我步横塘。

狎鸥共晚坐,滋菊可舂粮。

林间验虎迹,竹下味龙章。

怃然溯往事,此地令人伤。

攉手五十年,眼见沧与桑。

存者昧平生,逝者亦茫茫。

人理既随化,安用空名扬。

千戴荣期贤,取乐居其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