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怀梁渐子》。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梁渐子的深切怀念与对其境遇的同情。首句“岭海于今信有渠”点出友人所在之地,暗示了两地相隔之远。接着“寂寥扬子病相如”运用典故,以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自比,表达自己虽处繁华却内心孤独的感受,同时也暗指友人可能正经历着类似的困境。
“国人已恐歌黄鸟”一句,借用了《诗经·小雅·采薇》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表达了对友人远离家乡、生活艰难的担忧。而“诗卷曾无寄白鱼”则进一步说明了两人相隔遥远,只能通过书信交流,但似乎连这样的联系也难以维持,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马革纵能饶瘦骨,鹿门何处隐柴车”两句,运用了古代将士战死后以马革裹尸的典故,以及陶渊明隐居鹿门山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可能遭遇不幸或选择隐退生活的担忧与关切。最后,“他年得返皈龙洞,惟索穷愁旧著书”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能够克服困难、重拾创作热情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丰富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其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