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括叶清臣松江秋泛赋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骚人才子。

既览物兴怀,浮游尘外,啸傲剧清思。人间世。

扰扰荣途要路。瀛洲琼馆安所。

轩裳何似渔蓑兴,萧散龙游鹤渚。须归去。

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江湖伴侣。

趁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成我莼鲈趣。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漂泊在松江上,江水碧绿,山色青翠,微凉的秋意轻轻摇曳。
霜后的云彩洗净天空,无边无际,无数的孤雁与惊鸿飞翔。日出日落不断。
听着牧笛悠扬,渔歌隐约传来。这里聚集着文人墨客。
他们欣赏自然,超脱尘世,放声高歌,思绪清雅。这是人间的世界。
纷繁的仕途如扰攘大道,瀛洲仙境何处寻觅。
官场的华贵怎能比得过渔夫披蓑的自在,如同龙腾鹤舞,只想归隐。
准备起航,驾一叶扁舟,伴着云月烟雨,寻找江湖之友。
趁着社橘初熟,汀洲芦苇尚翠,享受那莼鲈之乐。

注释

泛:漂泊。
秋浦:泛指秋天的河流。
霁色:雨后晴朗的天空。
别鹄惊鸿:分离的天鹅和惊飞的鸿雁。
骚人才子:指有才华的文人。
啸傲:放声高歌,自由自在。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轩裳:华丽的车马服饰。
渔蓑:渔夫的蓑衣,象征简朴生活。
江湖伴侣:志同道合的江湖朋友。
社橘:秋季成熟的橘子。
莼鲈:美味的食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的乐趣。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泛舟松江的秋日景象,诗人林正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碧绿、山色青翠的清新秋景。"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通过云雾消散后的开阔景色和飞翔的鸟群,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接着,笛声悠扬、渔歌隐约,引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骚人墨客的清高情怀相契合。

"人间世,扰扰荣途要路"一句,对比了尘世的纷扰与渔夫的逍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轩裳何似渔蓑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推崇,视官场为不如渔舟上的自由自在。最后,诗人决定回归自然,"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期待在江湖中过上与鸥鹭为伴的生活,享受橘黄汀翠的美景,寻找如莼鲈般的闲适乐趣。

整首词以松江秋泛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38)

林正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词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前后在世。开禧中(1206年)为严州学官。其好以前人诗文,檃栝其意,制为杂曲,因此被称为宋代最为“专业”的檃栝词人。传世作品有《风雅遗音》二卷,共计四十一首词

  • 字:敬之
  • 号:随庵
  • 生卒年:约1200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括王绩醉乡记

醉之乡、其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

其土平旷无涯际。其气和平一揆。

无寒暑,无聚落居城,无怒而无喜。昔黄帝氏。

仅获造其都,归而遂悟,结绳已非矣。

及尧舜,盖亦至其边鄙。终身太平而治。

武王得志于周世。命立酒人之氏。

从此后,独阮籍渊明,往往逃而至。何其淳寂。

岂古华胥,将游是境,余故为之记。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江红.括玉川子有所思

为忆当时,沈醉里、青楼弄月。

闲想像、绣帏珠箔,魂飞心折。

羞向姮娥谈旧事,几经三五盈还缺。

望翠眉、蝉鬓一天涯,伤离别。寻作梦,巫云结。

流别泪,湘江咽。对花深两岸,忽添悲切。

试与含愁弹绿绮,知音不遇弦空绝。

忽窗前、一夜寄相思,梅花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括山谷听宋宗儒摘阮歌

落魄高人,拼百万、青铜一醉。

挥素手、朱绳一抹,四筵惊起。

催织寒虫秋弄月,叫群独雁天浮水。

更黄鹂、紫燕对春风,争繁脆。悲楚国,羁臣意。

怜汉女,逾千里。似深闺恩怨,共相汝尔。

我有江南丘壑趣,此弦能道心中事。

要曲肱、时听写松风,云窗里。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

寂寞江城,□只共、梅花幽独。

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

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

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迟日丽,春睡足。

明月照,尤清淑。算移更千里,远从西蜀。

流落天涯应可念,为渠剧饮仍歌曲。

怕明朝、酒醒落纷纷,那忍触。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