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六首(其二十二)

贝叶收不尽,一句无私万法印。

千圣满口不能宣,岭梅漏泄春光信。

形式: 偈颂 押[震]韵

翻译

贝叶上的佛法难以穷尽,
一句教诲蕴含无尽智慧。

注释

贝叶:古代印度用来记录佛法的树叶。
不尽:无法全部收集完。
无私:指佛法的普世和无私性质。
万法印:佛教术语,指普遍适用的教义。
千圣:众多的圣贤。
满口:滔滔不绝地讲述。
不能宣: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岭梅:山岭上的梅花,象征高洁。
漏泄:透露,暗示。
春光信:春天的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嗣宗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佛理。"贝叶收不尽"象征佛法无边,难以穷尽,即使是珍贵的贝多罗树叶也无法完全记录。"一句无私万法印"则揭示了佛法的核心——空性与慈悲,一个无私的教诲能涵盖世间万物的真理。

"千圣满口不能宣"意味着即使是无数的圣贤,也无法完全表达佛法的奥妙,只能口口相传。"岭梅漏泄春光信"运用了比喻,将佛法比喻为春天的梅花,虽然难以言表,但其内在的智慧和生机如同春光般悄然泄露,让人感受到其存在的真实。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传达出佛法的深远意境,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32)

释嗣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六首(其二十一)

新罗渤海,南岳天台。纤尘不碍,岂涉去来。

回头敛念,解脱门开。

反忆善财寻胜友,百城游遍不知回。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二十六首(其二十)

舒无踪,卷无迹,日午晴空轰霹雳。

衲子惊迷失路头,神号鬼哭知何极。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六首(其十九)

乌龟三眼红如火,一角麒麟快似锥。

土宿夜游南赡部,泥牛脚下火星飞。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六首(其十七)

后园驴吃草,可怜无限虚生老。

半夜盲人问故乡,不知身在长安道。

形式: 偈颂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