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桃源道中》由明代诗人方向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桃源与辰州之间的景象,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桃源西望是辰州,两境中分五置邮。”开篇即点明地点,桃源与辰州相望,中间以五个驿站相隔,既展现了地理上的距离感,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颔联“征旆影随红树没,断桥水带夕阳流。”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行军的旗帜在红树间隐没,断桥旁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流淌。这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
颈联“关山迢递孤臣路,风物凄凉满地秋。”转而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在遥远的关山路上,诗人独自前行,四周的景物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凄凉。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尾联“半世飘零竟何事,独骑瘦马重回头。”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深化。诗人回顾自己半生的漂泊,不禁自问:如此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在结束一天的行程时,他再次回首,似乎在寻找答案。这一句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桃源道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孤独与哀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