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道中

桃源西望是辰州,两境中分五置邮。

征旆影随红树没,断桥水带夕阳流。

关山迢递孤臣路,风物凄凉满地秋。

半世飘零竟何事,独骑瘦马重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桃源道中》由明代诗人方向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桃源与辰州之间的景象,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桃源西望是辰州,两境中分五置邮。”开篇即点明地点,桃源与辰州相望,中间以五个驿站相隔,既展现了地理上的距离感,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颔联“征旆影随红树没,断桥水带夕阳流。”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行军的旗帜在红树间隐没,断桥旁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流淌。这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

颈联“关山迢递孤臣路,风物凄凉满地秋。”转而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在遥远的关山路上,诗人独自前行,四周的景物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凄凉。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尾联“半世飘零竟何事,独骑瘦马重回头。”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深化。诗人回顾自己半生的漂泊,不禁自问:如此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在结束一天的行程时,他再次回首,似乎在寻找答案。这一句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桃源道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孤独与哀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

方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籍田礼成恭纪

东郊法驾劝春耕,右列三公左九卿。

王业有基开地力,圣躬无逸鉴天行。

功先耒耜三推数,乐备钧韶九奏声。

盛礼既成还赐宴,共将丰稔颂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元日复命

宫袍香引御炉烟,奏对真于百辟先。

瑞雪早占嘉靖日,宝符重纪甲申年。

视牲礼重青阳后,复命心悬紫极前。

稽首龙颜华盖近,不知双履到中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分献钟山

隔江丹嶂凿鸿濛,虎踞龙盘指顾中。

地比岐丰开帝业,岁多云雨济神功。

中天积翠瞻依近,南纪分坛配享同。

三献礼成还伫立,夜深灵树响高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分献星辰一坛

燔烟上起夜无风,峙立星坛对倚空。

万象芒寒天在北,九霄云敛月当中。

香随龙衮瞻依近,声奏箫韶陟降通。

郊献礼成春二日,泰阶平处仰神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