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显应的《过建隆寺访友》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古寺景象。首句“鹿苑凋残久”暗示了寺庙曾有生机但现在已显衰败,"鹿苑"常用来代指佛寺。"登临法界宽"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心境开阔,佛法无边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孤云穿竹细,宿鸟出林寒"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孤云穿透竹林,显得竹影斑驳,夜晚宿鸟从寒冷的树林中飞出,增添了寂静与凄清的氛围。
"井废泉何在,花深露未乾"进一步揭示了寺庙的荒凉,废弃的水井和未干的露珠都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断碑横蔓草"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断裂的石碑被野草覆盖,无人问津。
最后,"剥落有谁看"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历史遗物被遗忘的忧虑,也寓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寺的荒凉,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与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