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的《秋兴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盛时不得意,衰老徒伤悲",他感叹在人生得意之时未能把握,年老体衰之际只能独自悲伤。"志士曷为尔,载籍多见之",他以志士自比,表达对历史中许多贤能之士同样经历的共鸣,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不公。
"翘首面昆崙,白龙有遗池",诗人抬头仰望象征着崇高和神秘的昆仑山,想象那里曾有白龙遗留下的一片池塘,寓意着理想与失落的交融。"振衣一千仞,高咏秋风谁",他想象自己登高远眺,衣袂飘扬,对着秋风吟唱,却无人倾听,流露出孤独与寂寥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际遇与自然景象的结合,抒发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